361:震撼(1 / 1)

2001年9月13日,星期四。

尽管在两天前,王盛、韩三坪、周星星等《功夫足球》最核心的主创与资方,就已经从初步汇总的数据中得知了那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最终票房——一个足以重新定义中国电影市场天花板的天文数字。

但原本计划在数据确认后即刻召开的发布会、盛大庆功宴,却被一件突如其来的、更为炸裂的全球性新闻事件所打断。

以其巨大的冲击力和悲剧性,瞬间占据了全球所有媒体的头条和公众的全部注意力。

在那样的氛围下,任何形式的商业庆典都显得不合时宜。

于是,新闻发布、庆功宴被明智地推迟到了。

虽然喜悦依旧,但狂欢的底色中,不免掺杂了一丝对时局变幻的唏嘘与凝重。

然而,当时间的脚步迈入9月13日,随着清晨的报纸被送达千家万户、各个办公室,《功夫足球》的票房炸弹,终于在其目标受众——华语影视圈内,引爆了一场不亚于外部世界的地震。

《华夏电影报》、《文汇报》、《京城青年报》几乎所有有分量的媒体,都在娱乐版甚至头版,用最醒目的标题和最详实的数据,宣告了这个奇迹的诞生:

“《功夫足球》内地票房突破两亿!国产电影迈入新纪元!”

“首部两亿国产片诞生!市场潜力超乎想象!”

数据是冰冷的,但带来的冲击是滚烫的。

在京城电影制片厂的生活区,一些早起遛弯的老电影人,戴着老花镜,反复确认着报纸上的数字。

“两两亿?”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导演扶着眼镜,喃喃自语,“我拍了一辈子电影,所有片子的票房加起来,有没有零头?”

旁边另一位叹了口气,“时代变了,老伙计。我们那会儿,拷贝卖几百个就是大获成功,现在这得是多少张电影票?”

在华亿的一间办公室内。

冯晓刚将手里的《华夏电影报》拍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他脸上表情复杂,有震惊,有羡慕,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挫败感。

“丫真行”

他对着面前的葛尤,或者说更像是自言自语,“我知道这片子能火,可这也太他妈的离谱了!”

他掰着手指头算,“首映前两周,票均价撑死三十,两周后普遍降到二十块十五块就这,能干到两个亿?这得有多少人进了电影院?”

葛尤相对平静些,慢悠悠地说:“这手‘抽球票’,算是把准了脉。这不是看电影,这是买希望,买参与感。民心所向,加上片子确实好看,量变引起质变了。”

葛尤自从演了冯晓刚的电影后,就被盛影系整个体系开除了,目前是和冯晓刚互相成就彼此。

冯晓刚沉默半晌,最终吐出一句:“这市场真让他给玩明白了。”

另一边。

在横店《英雄》剧组的驻地。

张亿某依旧沉浸在创作的世界里,对外界的喧嚣似乎并不太关心。

但张伟平可坐不住了。

他拿着报纸,在临时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脸色时而涨红时而铁青。

“两亿!两个亿!”他声音都有些变调,“他们怎么做到的?那种无厘头喜剧难道比我们这武侠巨制还受欢迎?”

他既感到巨大的压力,仿佛一座无形的大山压了下来,王盛和周星星的成功,将他原本“独孤求败”的预期击得粉碎;另一方面,一股更强烈的、不服输的劲头也冒了出来。

“这说明市场够大!非常大!他们能破两亿,我们《英雄》凭什么不能破三亿?破四亿?”

他立刻抓起电话,打给宣传负责人,“看到今天的新闻了吗?对我们的宣传策略要重新调整!我们要强调,《英雄》是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是能走向世界的中国大片!格局要比他们更大!”

中影集团内部,一些原本对韩三坪力挺王盛、大力推行院线改革、搞特效大片持有异议的声音,此刻也彻底偃旗息鼓。

数据胜于雄辩。

《功夫足球》不仅自身赚得盆满钵满,更是极大地提振了整个行业对国产片的信心,证明了现代化多厅影院+优质(或精准营销)国产内容的模式可行性。

韩三坪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更详细的内部报告,他看着那些数字,脸上露出了沉稳而欣慰的笑容。

这一步,他走对了。

王盛这枚棋子,或者说学生、合作伙伴,价值远超预期。

相比于内地同行复杂的情绪,港岛电影人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更多的是极致的震撼和一种“时不我待”的迫切感。

在港岛中环的一间茶餐厅里,几位电影公司的老板和独立制片人聚在一起,面前的报纸已经被翻得起了皱褶。

“痴线噶(疯了吧)?两亿人仔?换算成港纸也快两亿了!”

一位老板拍着桌子,难以置信:“我地(我们)全港戏院上映一年,都未必有这个数啊!”

“星爷係(是)厉害,但关键係(是)个市场!”

另一位更清醒些,“内地市场真係(是)大到无伦(无比巨大)!以前话内地主导投资,我仲(还)觉得限制多,宜家(现在)睇(看)来,唔(不)北上,就係等死!”

“王盛呢个(这个)后生仔,真係点石成金。”第三位感叹道,“佢(他)唔单只(不但)识拍戏,更识点样卖戏!抽世界杯门票?呢招(这招)绝啊!”

向哗强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着助手送来的简报,久久不语。

他拿起电话,拨给了正在内地活动的夫人:“阿仪,看新闻了吗?想想办法,尽快安排一次正式的会面。我们需要他的渠道,他的眼光。”

徐客工作室里。

这位“老怪”导演正对着《蜀山传》(8月9日上映)惨淡的票房统计报告发呆。

上映一个月,港岛本埠票房仅有一千万港币出头。

对比1亿港币的投资,可以说是惨败。

电影的票房失利让他颇受打击。

而《功夫足球》在内地获得的成功,又让他燃起了巨大希望。

为了避开《功夫足球》制霸内地暑期档的风头,《蜀山传》还未在内地上映。

“必须拜会下王生,阿芝好像和他挺熟?打个电话问问”

徐客摸出了手机。

寰宇的林晓明则更加务实,他直接致电其在京城的联络人:“不管用什么方法,我要拿到王盛在庆功宴后的第一个会面档期。我们手头那几个项目,可以全部按照内地的要求修改剧本。条件可以再优厚一点。”

其他港岛电影人,也在疯狂寻找着见面的通道。

蔡怡浓的电话、李秀秀的电话,全都被打爆了。

李秀秀作为张伯芝的经纪人,在港岛这边经常活动,也结交了一些人脉。

看在他是张伯芝经纪人的份上,而张伯芝又是王盛点名挖掘的份上,港圈人士对李秀秀和张伯芝还是很尊重和忌惮的。

内地。

各大院线,尤其是中影盛世院线的经理们,则是欢欣鼓舞。

《功夫足球》的超高上座率,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了优质片源带来的真金白银。

许多影城的月度和季度营收报表因为这一部电影而变得异常漂亮。

他们开始更加期待《博物馆奇妙夜》,期待王盛和成龙打造的下一个奇迹。

而在各地的网吧里,《热血传奇》的热度依旧与《功夫足球》的余温交织。

那些因为抽球票活动而多次走进影院的年轻人,很多也成为了传奇的玩家。

他们一边砍着怪,一边还在讨论着电影票房的奇迹,讨论着国足即将到来的十强赛关键战役。

对于他们而言,这个夏天,充满了热血、梦想和参与感。

整个华语影视圈,在这一天,因为《功夫足球》的最终票房数据,完成了一次集体性的认知刷新。

它不再仅仅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它成了一个符号,一个标志,一个宣告中国电影市场巨大潜力和全新玩法时代到来的号角。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生云豹:从吞噬进化开始变强 快穿:拯救那个反派小可怜 棺山术 史上最狗血重生 神经纪元:2049行业帝国 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 我当D级人员那些年 从高速堵车全体穿越开始 大荒镇魔使 谍影:命令与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