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碰瓷(1 / 1)

六月的横店,已然是一派酷暑景象。

毒辣的日头炙烤着仿古建筑群的青瓦飞檐,连知了的嘶鸣都带着几分有气无力。

在《英雄》剧组临时租用的、由旧仓库改建而成的工作室内,气氛却与室外的炎热截然不同。

巨大的工作台上,铺满了和田惠美设计的服装草图、场景气氛图以及密密麻麻的分镜脚本。

空气里弥漫着墨汁、颜料以及旧木头特有的沉闷气息,几台空调全力运转,发出嗡嗡的轰鸣,却依旧驱不散那股因高度专注而产生的凝滞感。

张亿某穿着一件再普通不过的深色t恤,额头沁着细密的汗珠,正与美术指导、动作导演等人围在一张巨大的秦王宫改造方案图纸前。

他的眉头紧锁,手指在图纸上某处反复比划,声音因连日来的疲惫而略显沙哑:“这里的纵深还是不够,我要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压迫感,是千军万马叩关而来的视觉冲击!现在的设计,太‘巧’了,不够‘拙’,不够‘大’!”

他的要求近乎苛刻,追求的是那种超越实物、直指精神层面的磅礴气势。

周围的工作人员屏息凝神,有人快速记录,有人面露难色。

就在这时,工作室那扇厚重的木门被人从外面略显急促地敲响,打断了内部的凝神讨论。

张亿某的助理快步走过去,将门拉开一条缝。

只见门外不知何时已聚集了七八个手持录音笔、相机,脖颈上挂着五颜六色证件的人,一个个眼神热切,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

张亿某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脸上毫不掩饰地掠过一丝厌烦。

他最痛恨的就是在沉浸于创作时被这些无孔不入的娱乐记者打扰。

助理试图阻拦:“对不起,各位,张导正在开会,不接受采访”

但记者们显然有备而来,岂肯轻易放弃。

一个嗓门洪亮的男记者隔着门缝就喊了起来:“张导!关于王盛导演联合成龙投资四亿多制作《博物馆奇妙夜》,正式开启国产大片时代,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在模仿您《英雄》开创的道路,甚至有意打擂台,您对此怎么看?”

“张导,王盛导演此前多次在商业类型片上取得成功,这次转向奇幻大片,是否意味着他认为武侠题材的《英雄》市场风险更高?”

“有评论说这是‘新老导演的正面交锋’,您觉得王盛导演能成功吗?”

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像一把把刀子,试图撬开张亿某的嘴巴。

工作室内的其他工作人员面面相觑,气氛尴尬。

张亿某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火气。

他知道这些“蟑螂一样”的娱记,越是回应,他们越是来劲。

他转过身,面对着门口的方向,用尽量平稳但冷硬的语气甩出四个字:

“无可奉告。”

说完,他不再理会门外的一切,对助理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赶紧处理,然后重新将目光投向桌上的图纸,仿佛刚才的插曲从未发生。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两天后,各大娱乐报刊和网站便出现了这样的标题:

《张亿某片场动怒,疑对王盛“模仿”行为大为光火》

《面对王盛挑战,国师直言“无可奉告”?》

《英雄遇博物馆,张亿某冷对后辈叫板》

报道里,记者们极尽渲染之能事,将张亿某当时因被打扰而自然流露的不耐烦表情,解读为“面色铁青”、“强忍怒气”;将那句程式化的“无可奉告”,分析成“不屑回应”、“暗藏机锋”。

仿佛张亿某和王盛之间,已然剑拔弩张。

这股风潮迅速从纸质媒体蔓延到电视节目。

光线传媒旗下,由王长钿亲自督战的娱乐资讯节目《娱乐现场》,自然不会错过这个热点。

节目中以“国产大片双雄并立,新旧势力谁主沉浮?”为题,制作了专题报道。

画面里,一边是《英雄》在横店紧张筹备的零星画面(尽管剧组保密严格,但总有渠道流出些许信息),配以“国际名导,武侠巨制,冲奥野心”的宏大叙事;另一边则是王盛与成龙握手签约、《博物馆奇妙夜》概念图的惊艳亮相,以及“青年领袖,奇幻创新,文旅联动”的崭新模式。

主持人用充满悬念的语气说道:“张亿某导演的《英雄》无疑开启了一个时代,但王盛导演的《博物馆奇妙夜》却以一种更颠覆性的姿态后来居上。是传承还是挑战?是并肩前行还是狭路相逢?这场关乎中国电影未来的对话,已然拉开序幕”

其他电视台的娱乐节目也纷纷跟进,各种所谓的“业内观察家”、“知名影评人”被请到演播室,分析双方的优势劣势,预测票房成败,将“打擂台”的氛围烘托得越来越浓。

事件的始作俑者——新画面影业的张伟平,看着报纸上连篇累牍的“双雄对决”报道,以及电视里热火朝天的讨论,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摸着下巴,咧开嘴笑了。

“吵!吵得越凶越好!”

这得省下多少宣传费!

他确实对中影和韩三坪当初拒绝投资《英雄》耿耿于怀,对王盛这个横空出世的年轻人联手成龙搞出这么大阵仗,心里也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

尤其是看到报道里反复对比双方的主演阵容——“李连接vs成龙”,普遍认为在国际影响力尤其是全球票房号召力上,李连接确实略逊成龙一筹,这让他更觉憋闷,感觉在起跑线上就输了一局。

“妈的,韩三坪、王盛你们不投老子,老子自己也能玩得转!”张伟平心里暗骂,“等《英雄》出来,用票房和奖项说话!”

但骂归骂,他不得不承认,王盛这一手“借势营销”玩得漂亮。

虽然自己这边看似被“碰瓷”了,但客观上,《博物馆奇妙夜》的超高热度,也确实反向带动了市场对《英雄》的关注和期待。

这种复杂的竞争关系,让2001年夏天的中国影坛,充满了硝烟味与活力。

而就在这股“大片对决”的风潮甚嚣尘上之时,另一股强大的娱乐势力,也正以不容忽视的姿态,加入了这场暑期档的混战。

由周星星自导自演,盛影传媒与北影制片公司联合投资,并深度参与内地发行和宣传的《功夫足球》(原名《少林足球》),正式启动了全球同步上映的宣发计划。

与原本时间线不同,在王盛和周星星的运作和资源整合下,此次《功夫足球》定档7月12日,并将在内地、港岛、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主要亚洲市场同步开画!

宣传海报上,周星星那标志性的夸张表情,以及将足球与功夫元素结合的新奇概念,瞬间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的眼球。

“星爷归来,笑踢亚洲!”、“这个夏天,一起功夫足球!”的宣传语开始出现在街头巷尾的电影院海报栏、公交站牌和电视广告中。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从高速堵车全体穿越开始 大荒镇魔使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 我的末日小弟生活 维度代行者 留守妇女,入夜不说爱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偷偷生了崽,太子爷卑微求复合 激活传送门,开局与国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