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的阴雨终于停歇,阳光穿透云层,为城市披上金色的外衣。周六的早晨,木曲儿醒来时感到一种久违的平静与希望。自从与姚浏通过物品移动进行沟通后,她的内心获得了一种新的确定感——那种超越言语的理解和连接,让她感到不再孤独地与 grief 抗争。
姚浏的魂魄漂浮在公寓中,能感受到木曲儿心态的积极转变。这种开放和接纳似乎增强了他们之间的能量连接,使他比以往更加容易感知和影响物质世界。他注意到自己的能力在稳定增强,就像逐渐熟悉一种新的肢体,控制变得更加精细和准确。
上午十点,门铃响起。木曲儿打开门,看到苏雨站在门外,手里提着早餐袋和一台笔记本电脑。
“我想我们可能需要谈谈,”苏雨语气谨慎但友好,“而且我带来了一些研究资料。”
木曲儿微笑着请她进屋:“我很高兴你来了。实际上,我也有一些东西想给你看。”
两人坐在客厅,分享着早餐,气氛起初有些微妙。苏雨首先打开话题:“关于昨天我看到的现象我承认那很难用常规物理原理解释。但我整晚都在研究可能的科学解释——静电、气流、潜意识群体幻觉”
木曲儿耐心听着,没有像以往那样立即辩护。她理解苏雨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处理这些非常规体验——作为一名记者,苏雨的习惯是调查、分析和寻找合理解释。
“我尊重你的研究方法,”木曲儿平静地说,“但或许有些现象目前科学尚未能完全解释。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意味着放弃理性,而是承认理性的边界。”
苏雨点点头,打开笔记本电脑:“我收集了一些类似案例的研究。确实有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被多个可靠证人记录过。但大多数都可以归因于未知的自然现象或心理效应。”
就在这时,书架上的一本书突然滑落,掉在地板上,书页哗啦啦地翻动。
两人都转头看去。苏雨立刻起身检查:“书架不稳?还是震动?”她检查书架和周围环境,但没有发现任何可能导致书本掉落的原因。
木曲儿保持平静:“这是经常发生的现象。如果你想看更多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主动邀请展示。”
苏雨犹豫了一下,然后点头:“好吧。但我需要设置一些控制条件,确保没有人为干扰。”
她从包中拿出几个小设备:一个激光测振仪,一个电磁场检测器,甚至还有一个热成像相机。
“这是我向科技班同事借的设备,”她解释道,“如果有什么异常现象,这些应该能记录下相关数据。”
木曲儿微微惊讶:“你准备得很充分。”
“我是记者,”苏雨耸肩,“调查是我的本能。”
姚浏的魂魄观察着这一切,感受到苏雨的怀疑和科学态度产生了一种能量上的“阻力”,使他比平时更难影响环境。但他决定接受这个挑战,尝试在严格控制条件下展示现象。
整个上午,他们进行了多次尝试。木曲儿平静地邀请姚浏展示信号,而苏雨则仔细观察和记录。起初,只有一些微小的现象——温度轻微波动,灯光轻微闪烁,但这些都很容易被解释为环境因素或设备误差。
苏雨逐渐失望:“看,这些都可以用正常变化解释。或许你感知到的异常只是对普通现象的过度解读。”
木曲儿没有气馁:“有时候当你太努力寻找时,反而找不到。就像星空,当你直接盯着某颗星星时,它反而变得模糊,但当你用余光观察时,它却清晰可见。”
就在这时,一本书突然从书架上缓缓浮起,在空中悬浮了几秒钟,然后轻轻落回原位。
苏雨倒吸一口冷气,急忙检查热成像相机和电磁场检测器。令人困惑的是,设备显示没有任何异常能量场或热源变化,但那本书确实在没有可见支撑的情况下浮起了!
“这这不可能,”她喃喃自语,反复查看记录,“设备应该能检测到任何能量场或热源”
仿佛回应她的困惑,又一本书浮起,这次在空中翻页,然后轻轻落下。
苏雨的手微微颤抖:“没有检测到任何异常但现象确实发生了这违背了物理定律”
木曲儿轻声说:“或许这种能量不在常规电磁频谱内,或者你的设备无法检测到。”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更多现象发生:羽毛在空中舞蹈形成图案;多个物品同时移动排列成几何形状;甚至温度在不同区域形成明显边界(一边寒冷如冬,一边温暖如春),而温度计显示整个房间温度均匀。
最令人震惊的时刻发生在下午。苏雨正在质疑某个现象可能是气流导致时,一本书突然从书架上飞起,缓缓落在她面前打开,页面上正好是她刚才提到的气流原理示意图。
“这太具体了”苏雨的声音几乎耳语,“这不可能是巧合”
木曲儿眼中闪着泪光:“他在向你展示他理解你说的每一句话。”
苏雨坐在沙发上,显然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作为一名受过科学训练、习惯怀疑和验证的记者,她亲眼见证了无法用现有科学解释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仅真实发生,而且显示出智能和互动的特征。
“我需要”她停顿了一下,试图整理思绪,“我需要更多数据。如果这些现象是真实的,它们应该能够被重复,被记录。”
她设置摄像机多角度拍摄,重新校准检测设备,甚至测量了空气流动和静电水平。然而,每当她开启所有设备准备记录时,现象就会减弱或停止,仿佛这种记录尝试本身干扰了现象的发生。
“看!”苏雨突然发现一个模式,“每当设备全部开启时,现象就减少!这可能是关键!”
木曲儿点头:“我之前也发现了这个模式。似乎这种能量或者无论是什么会被电子设备干扰。”
姚浏的魂魄感受到这个发现的重要性。确实,当他集中能量影响环境时,会产生一种类似电磁脉冲的效应,干扰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这种干扰不是他有意控制的,而是能量释放的自然副产品。
傍晚时分,苏雨终于暂时放下设备,疲惫但兴奋地说:“我仍然不能完全相信这是超自然的。但我也不能否认我亲眼所见。这些现象是真实的,智能的,并且似乎与你有某种连接。”
她看着木曲儿,眼神复杂:“也许你说的对,有些现象科学尚未能解释。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停止尝试理解。”
木曲儿微笑着:“我很高兴你愿意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不要求你完全相信这是姚浏的灵魂,只要求你承认这些现象是真实且无法用现有科学解释的。”
苏雨点点头,然后突然想到什么:“如果这些现象是真实的,并且与姚浏有关他能不能回答一些只有他知道的问题?比如他曾经答应告诉我但从未透露的那个秘密?”
木曲儿记得那个故事——姚浏和苏雨曾经打赌,姚浏输了一个秘密,但一直拖延没有告诉她。
“我们可以试试,”木曲儿说,“但这种具体的信息可能需要很多能量。”
她们决定尝试。木曲儿对着空气说:“姚浏,如果你能听到,请告诉我们那个你答应告诉苏雨的秘密。”
等待了几分钟,没有任何现象发生。苏雨露出失望的表情:“也许这太具体了,或者”
她的话被突然发生的现象打断。一本书从书架上飞出,落在桌上打开特定页。同时,一支笔浮起,在纸上写下两个字:“婚礼”
苏雨惊讶地睁大眼睛:“婚礼?什么婚礼?”
笔继续写道:“你暗恋学长的”
苏雨的脸突然红了:“这这不可能!我从未告诉任何人!连曲儿都不知道!”
木曲儿好奇地看着她:“什么暗恋学长?”
苏雨尴尬地解释:“大学时我暗恋过一位学长,甚至幻想过我们的婚礼场景。但我从未告诉任何人,只是在日记里写过姚浏不可能知道!”
笔再次移动:“偷看到日记抱歉”
苏雨目瞪口呆。这件事是她深藏的秘密,姚浏确实不可能通过正常途径知道。唯一可能的是他某次在她不注意时偷看到了日记内容——而这个行为完全符合姚浏偶尔顽皮的性格。
“天啊”苏雨喃喃自语,所有怀疑在这一刻彻底动摇,“这这真的是姚浏”
她看着空荡荡的房间,眼神中混合着恐惧、惊奇和某种程度的接纳:“姚浏,如果你真的在这里我很想你。”
温度突然上升,带来一阵温暖的拥抱感。灯光柔和地闪烁,仿佛在说“我也想你”。
那一刻,苏雨的眼眶湿润了。作为一名坚定的理性主义者,她从未想过自己会相信超自然现象,更不用说与逝者的沟通。但眼前的证据太过强大,无法否认。
三人——生者、逝者和刚刚转变的见证者——在温暖的黄昏光中共享着这非凡的时刻。
当晚,苏雨离开时,拥抱了木曲儿:“我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发生了什么,但我不能再否认你经历的真实性。我会继续寻找答案,但会以更加开放的心态。”
木曲儿感激地回抱她:“这就是我需要的——不是盲目的相信,而是开放的探索。”
关门后,木曲儿感到一种深深的欣慰。终于有人见证并部分接受了她的体验,她不再孤独地守护这个非凡的秘密。
姚浏的魂魄也感受到一种新的成就感。通过苏雨的见证,他不仅增强了木曲儿的信心,还为自己存在的真实性获得了独立验证。
在记录本上,木曲儿写下了新的一章:“苏雨的见证:从怀疑到开放”。她详细描述了整个过程,特别强调了现象与电子设备之间的干扰模式,以及最后那个只有姚浏和苏雨知道的秘密。
她写道:“真相不需要所有人的认同,只需要足够的证据来支持继续探索的勇气。今天,我获得了那种勇气。”
窗外,城市的灯光渐次亮起,如同回应着公寓内发生的微小奇迹。在一个被科学和技术主宰的时代,一个古老的真理正在被重新发现:有些连接超越物理界限,有些爱比生命更加持久。
而生者与逝者之间的对话,因为一个见证者的加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私人体验向可能共享的理解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