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号”如同一粒承载着沉重希望的孢子,在黑暗的亚空间中悄无声息地漂流。舰船内部,往日的科研氛围被一种肃穆而坚韧的修行气息所取代。自那日脱离nx-07星云,已过去数月(舰船时间)。
保险库最深处,那颗“混沌源种”依旧沉寂,如同顽石,再未散发任何明显的波动。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改变,正在舰船内部发生。
李星澜盘膝坐在自己的舱室内,按照《星火筑基篇》的法门,引导着体内原本的灵能,尝试与那一丝源自混沌的道韵相结合。过程并不顺畅,星尘联邦的灵能体系偏向秩序与稳定,而混沌道韵则充满了变化与不确定性。好几次,能量在他经络中险些失控,带来针扎般的刺痛。
但他没有放弃。脑海中不断回闪着林曦以身化界的决绝身影,回闪着那声“道不孤”的嘱托。这份沉重的因果,化作了最坚定的动力。终于,在无数次失败的尝试后,一缕极其微弱、却不再纯粹是灵能,而是带上了一丝混沌包容特性的全新能量,在他的丹田气海缓缓滋生。
“成了……”李星澜睁开眼,长长吐出一口带着微弱混沌气息的浊气。虽然只是入门,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一丝混沌能量的层次,远高于他过去修炼的灵能,它更贴近宇宙的本质,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不仅仅是李星澜。
艾拉博士的实验室里,她正尝试将“混沌灵能调和”理念应用于一个小型能量核心。原本稳定输出淡蓝色灵光的核心,在融入混沌道韵后,光芒变得内敛,呈现出一种混沌的灰蒙色彩,但其能量输出的稳定性和利用率,竟然提升了足足百分之十五!而且,其对亚空间恶劣能量的抗干扰性也显着增强。
“不可思议……这完全违背了能量守恒的常规表达,但它就是做到了!”艾拉看着数据,眼中闪烁着科学家发现新定律般的狂热光芒。
更多的船员,在得到李星澜许可并经过严格的心性考核后,也开始尝试接触《星火筑基篇》。并非所有人都能成功,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无法适应混沌道韵的“变量”特性,被迫放弃。但成功的人,都明显感觉到自身力量的质变,以及对宇宙能量感知变得更加敏锐。
一种全新的、基于“混沌演化”理念的力量体系,开始在这艘小小的科研船上,悄然扎根、萌芽。
他们将这种融合了自身灵能基础与混沌道韵的新力量,命名为——“星尘混沌力”。
然而,变革也伴随着风险与挑战。
一位急于求成的年轻工程师,在强行冲击筑基关卡时,因心性不稳,未能有效驾驭陡然增长的混沌变量,导致自身能量回路局部“混沌化”,陷入了类似走火入魔的狂乱状态,险些伤及他人。最后是李星澜联合数名已初步筑基的船员,以其更加精纯的星尘混沌力强行疏导、平复,才将其救回,但也修为尽废。
此事给所有修行者敲响了警钟。混沌之道,并非坦途,它对修行者的心性、悟性要求极高,拥抱变化的同时,也需坚守本心,否则便是玩火自焚。
李星澜借此事件,正式颁布了《星火修行暂行条例》,强调循序渐进、心性为上的原则,并成立了由艾拉和他共同负责的修行指导小组,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这一日,一直沉寂的“混沌源种”突然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悸动。虽然短暂,却让所有修行了星火道统的船员心有所感。
李星澜和艾拉立刻来到保险库。只见那颗源种表面,不知何时,浮现出了一道更加复杂、蕴含着空间波动的符文虚影——那是一门名为“微尘匿空术”的隐匿神通的法诀雏形!
“它……它在根据我们的情况,演化出我们需要的东西!”艾拉激动地说。这源种并非死物,它仿佛一个拥有至高智慧的传承宝库,在感知到他们面临星海联邦追缉的巨大压力后,主动提供了应对之法。
李星澜凝视着那道符文,重重地点了点头:“这是道主留给我们的指引,也是考验。尽快组织人手研究掌握此法,我们必须尽快隐藏起来,积蓄力量。”
“开拓者号”,这艘承载着混沌火种的方舟,在经历了最初的悲恸与混乱后,终于在这寂寥的亚空间深处,稳住了方向。文明的星火虽微,却已在这片名为“星尘”的土壤上,扎下了根,发出了属于它的……第一声微弱而坚定的啼鸣。
道种萌芽,前路漫漫。
星尘初啼,其声虽微,其意已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