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
已经到了腊月二十五了。
华界。
天上人间大酒店。
八楼,会议室。
冯永坐在主位上,他的左侧坐着的是王勇江,李中廷,冯长河。
右侧坐着的是白显通,杜月生,王崖桥,萧潜。
“你们两个手里的邮票,散出去多少了?”冯永看向王崖桥和杜月生问道。
杜月生率先回答道:“我这里的三十万套邮票,还剩下不足七万套。”
王崖桥也开口说道:“我这里的七十万套邮票,还剩下二十一万套。”
冯永第一批印刷的一百万套邮票,三十万套放在了上沪,剩下七十万套全部散在了南方十六省。
好在,冯永手下现在有了萧潜这员新闻行业的大将。
冯永往南方十六省倒腾邮票的事情,才能这么顺利。
略做沉吟之后,冯永对王崖桥和杜月生吩咐道:“用最快的速度,往外散邮票,可以适当的压低价格。”
紧接着,冯永对李中廷吩咐道:“把吴淞军营仓库里加印的邮票也都拿出来,分给他们两个,能出多快,出多快,能出多少,出多少。”
李中廷点了点,头,应道:“是!”
杜月生和王崖桥对视一眼,两人的目光都有些担忧。
杜月生出言提醒,“督军,咱们这么肆无忌惮的出货,会不会引起孔翔飞的察觉。”
冯永摇了摇头,说道:“今天是腊月二十五号,腊月二十八号选美大赛结束之后,借着选美大赛的舆论声势,邮票的价值会短暂的巅峰。”
“接下来,孔翔飞就是要收网了,邮票的价值会一落千丈,逐渐的成为一堆废纸。”
女儿国邮票之所以值钱,说白了,就是孔翔飞一直在暗中操控黑市。
他派人在黑市里高价收购,有人买邮票才能值钱。
孔翔飞一手收,一手卖。
这么一来一去,邮票的价格自然而然的就炒上去了。
等到选美大赛结束之后,孔氏影业上市,孔翔飞的精力就会放在股票上了。
为了确保孔氏影业的股价在自己的控制当中,孔翔飞需要大量的资金护盘。
他不可能在邮票上投入资金了。
到时候,黑市上没有人买邮票了,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自然也就终止。
到时候,谁手里有邮票,就砸在谁手里。
冯永这么一说,在场众人也就明白了。
孔翔飞要收网了,他们也就无所谓孔翔飞发现与否了。
他们只需要,在孔翔飞发现之前,尽可能多的把邮票散出去就行。
“哎!”
王勇江重重的叹了口气,说道:“百姓手里的钱变成了废纸,恐怕日子要不好过了。”
“无妨!”
冯永摆了摆手,朝着王勇江说道:“这一次咱们从南方十六省捞的钱,可远比孔翔飞在上沪捞的多。”
“必要的时候,咱们可以给上沪的老百姓兜底,保证上沪老百姓衣食无忧。”
“谁的地盘谁兜底,我倒要看看,南方十六省的督军们怎么办?”
“这么多人闹腾起来,他们管就要投入大把的钱,不管就是自绝根基。”
“就是要让他们一根筋变两头堵,看看他们如何收拾烂摊子。”
这次的邮票计划,孔翔飞只印了五十万套真邮票。
冯永的假邮票,前前后后印了一百五十万套,除了已经散出去的,吴淞的军用仓库里还有五十万套。
这么多的假邮票,七八成都散到了南方十六省。
冯永借着孔翔飞的邮票计划,给南方军阀联盟的人挖坑。
一百五十万套邮票,已经让冯永赚的盆满钵满了。
上沪的坑,就是用大洋填,他冯永也能填满。
冯永倒要看看,南方十六省的督军们,怎么填他们的坑。
闹事的人少,南方十六省的军阀可以镇压。
闹事的人多了,他们可就不敢镇压了。
正所谓,法不责众。
要是自己地盘上七八成的百姓都闹起来,你怎么武力镇压?
都杀光了,自己也得当光杆司令。
再说了,真到那个地步,士兵会去镇压自己的亲戚朋友吗?
一个处理不好,兵变也是很正常的。
冯永的计策,那是小母猪戴胸罩,一套接着一套。
孔翔飞自以为自己的邮票计划很高明,殊不知,他早就已经掉入冯永的陷阱,仍不自知。
把邮票的事情交代完毕之后,冯永看向自己新收入麾下的大将萧潜:“让你办的两家报纸,办的怎么样了?”
萧潜点了点头,说道:“上沪官报和洋柿子小报都已经搭建好了班底,后天就可以发售第一期报纸。”
萧潜不愧是曾经新闻界的大佬,他振臂一呼,不少新闻界的旧部来投。
这才不到十天的时间,两家报社的班底就搭建好了。
上沪官报是以督军府的名义,成立的官方报纸。
官方报纸的优点在于发行量大,发行起来不会有阻碍。
缺点就在于,大家都知道这报纸是官方发布的,可能会对一些消息,尤其是维护官方的消息存疑。
为此,冯永让萧潜成立洋柿子小报。
洋柿子小报的标志,是一个熟透了的西红柿,平时主要发布一些吸引眼球的花边新闻,以及鬼故事,民俗趣闻之类的。
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用洋柿子小报,来引导舆论。
洋柿子小报明面上是民间报纸,这种民间报纸反倒是更能取信老百姓。
通俗点来说,上沪官报是正史,洋柿子小报是野史。
“提前把痛批孔翔飞,痛批孔氏影业,痛批上沪资本家的文章写好!”
“一旦邮票崩盘,第一时间把报纸印出来。”
“要把邮票崩盘的真相揭秘,把舆论引导到孔翔飞身上。”
“我要让孔翔飞成为众矢之的。”冯永朝着萧潜吩咐道。
作为新闻界的大佬,引导舆论是萧潜的拿手好戏。
更何况,孔翔飞可是萧潜的仇家。
萧潜就是孔翔飞赶出新闻行业的,要不是冯永慧眼识珠,萧潜这辈子也回不到新闻业了。
他们俩,这属于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了。
萧潜好不容易抓到机会,你就看他写不写孔翔飞得了!
他得绞尽乳绞尽脑汁的写孔翔飞的罪状。
他高低得写出个千古第一的“讨孔翔飞檄文”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