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借鉴56式冲锋枪的发射药配方,用单基药与钝感剂复合工艺,降低膛压波动,替代原来的单基硝化棉发射药。
其实就连发射药的最先进配方,程时也知道。
可是那样他就要搞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的重新配置不能他们加工好的火药灌装,太危险。
章启航皱眉。
程时又说:“第二个原因是制造偏差太大,导致弹道不稳定。而且弹壳形变导致装药密度变化,一样导致初速与动能波动。”
章启航:“按你说的,已经加工好的子弹没法改,还是要重新加工。所以小首长就算送子弹过来也没有用。”
程时:“嗯,短时间内,我只是想让他们以为,我们只不过把他们的子弹挑了一遍。”
章启航:“你要低调我能理解。可是我不理解的是,以你的设备和技术水平。改造原有的子弹比设计制造新款子弹麻烦多了。”
程时轻叹:“其他厂看到效果好,肯定也想自己造。那我就要确保他们能按照我们的步骤在现有的基础上造出最优的子弹,而不是只有我们能造。所以,以后有需要,我们再来琢磨新弹药的问题。”
不然,就又回到他最不想要的状态去了:所有东西,都只有他能造。那他的代加工单就永远做不完。
章启航说:“好吧,你说怎么改。”。这个要参考大鹅的7n1狙击弹加工标准。”
“然后用我们的数控车床对弹壳颈部进行精密加工,减少弹壳变形。”
章启航点头:“好,这个法子应该能奏效。”
程时:“然后是强化枪镜结合的稳定性。我打算把原来燕尾槽导轨上加个限位销复合结构。”
章启航:“应该可以,这样虽然改动很小却可以减少横向晃动。”
程时:“距离手轮也要优化,以50米为刻度间隔,增加缺乏机械定位,确保固定稳固,防止射击时易偏移。
程时:“然后是瞄具紧固装置,我打算设计一个带弹簧预紧的扳手式紧定器,替代原有的齿形螺母,确保射击时镜座无松动。”
章启航:“等一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你这么急切。”
程时定了定,说:“段守正说最近又发生了发生了劫机事件。因为狙击枪精度的原因,有1个人质没救下来。”
章启航也一样听不得这种事。虽然不是他去执行任务,但总感觉有伤亡,就是自己有什么地方没做好一样。
他沉默了片刻,说:“行吧,你接着说。”
程时:“之前那个护木很容易变形,造成枪管的位置移动,弹道偏离。所以我打算把枪管改造成采用独立支撑的浮置结构,减少外力干扰。这个可以借鉴漂亮国的40a1设计,可通过调整枪管节套尺寸实现。在护木下方预留接口,加装战术灯等附件。”
这会儿还没有激光指示器,不然也可以加上去。
章启航:“这个改动也不大,效果应该也会很好。”
程时:“其实我还想用38croa氮化钢代原45号钢,提高枪管寿命。但是那样改动太大了。所以暂时只改膛线加工吧。现在膛线太粗糙。。”
“反正改成浮置结构也要把枪管拆下来,干脆做成可拆卸的。平时用卡扣固定再枪托上。需要使用的时候再紧固上去。”
章启航:“我没有用过可拆卸的狙击枪,所以有个疑问,可拆卸的狙击枪各个部分肯定没有固定式的连接紧密,所以能保持射击精度吗。”
程时:“只要把制造工艺精度、定位系统和安装流程把控好,是可以的。。。”
“还有用多螺钉固定系统的,比如捷克的bren2步枪使用3对高强度螺钉固定枪管组件,按照特定扭矩(如45n)分阶段拧紧。。”
章启航:“重复安装后也能保证精度吗?”
程时:“很多方法来维持反复拆装的精度。。。”
“还有用两个对称定位键,与机匣凹槽形成‘键槽配合’,防止枪管旋转导致的膛线偏移的。尾部设有扭矩控制工具:使用电子扭矩扳手(精度±2)确保枪管固定力矩一致。”
“枪管可拆卸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实现模块化。枪管是最容易磨损的。这样设置以后,可以直接更换磨损了的枪管,不用整枪返修。也便于平时的维护和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