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介意吗?冯正确实是我之前的未婚夫。”顾玉兰清凌的眼睛直直盯着陈有志。
陈有志摇头又点头。
顾玉兰不解地看着他。
见顾玉兰看着他,陈有志轻咳一声:“我们第一次见面,我便心悦于你。”
“你我之间,是我先图谋不轨,你定过亲的事我也知。”
“虽不该,可得知你和冯正退亲后,我欢喜极了,一时没忍住上门,这才让如砺察觉了我的心思。”
顾玉兰没想到陈有志这么早就喜欢她了。
“在你之事上,我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我不介意你之前定过亲的事,但冯正是你前未婚夫之事,我有点吃味。”
说到最后,陈有志有点不敢看顾玉兰的眼睛。
看着陈有志满面春风回了学堂,顾如砺撇撇嘴。
散学后,顾如砺看着暧昧的两人,又嫌弃地撇嘴,突然,顾如砺发现,他最近怎么老是撇嘴。
出了青山镇,等到了两个村子的岔路,陈有志还跟着。
“怀瑜兄,再走下去都到永望村了。”顾如砺双手环胸看着他。
陈有志听到他的话愣了下,转头看向顾玉兰,两人依依不舍对视着。
顾如砺无语了,他是棒打鸳鸯的人吗?
他是。
顾如砺带着侄女走了,徒留陈有志跟个望妻石一样杵在原地。
叔侄两人回了家中,发现家里热闹得很。
“什么情况?”
看着家里的媒婆,顾如砺有些诧异。
玉兰不是已经说亲了吗,怎么还有媒婆上门来。
“呀,这就是秀才公了吧?果然年少有为。”媒婆小手一摆,笑盈盈地看着顾如砺。
顾如砺跟院子里的人打招呼,紧接着把书篮拿回屋里。
门一开,就见屋里的侄儿跳了起来。
“作甚一惊一乍的?”顾如砺不解地看着大侄儿。
“小叔。”
放下书篮,不用顾如砺询问,顾玉峋自己就把事情说了。
原来自从顾如砺高中之后,上门说亲的人是络绎不绝,顾玉兰跟陈有志定亲后,顾家放了消息出去,本以为不会再有人上门了。
结果来的人没比之前的少,不过来问的变成顾玉峋,有些野心的,连顾如砺的亲事都问上了。
“小叔,我才十六岁,我还不想成亲啊。”
顾如砺看着长叹短嘘烦恼的大侄儿,想到顾玉峋往日还是孩子做派,实在想象不出他现在成亲的场景。
这么想着,顾如砺也就这么说了:“成亲,成什么亲,你小子毛都没长齐。”
“谁,谁说的,小叔你才是毛都没长齐。”
顾如砺被噎了下,但无可反驳。
但下一秒,顾玉峋就一脸谄媚上前。
顾如砺侧身,继续看书,不搭理他。
顾玉峋上前给他捏肩捶背,狗腿不已。
享受了一会儿,顾如砺这才开口:“行了,说吧。”
“家里小叔您说话最管用,您跟我娘说一声,我的亲事不着急。”
顾如砺低头思考,顾玉峋见状,着急地继续给小叔捏肩。
“行吧,我跟大哥大嫂说一声。”
等叔侄两人出来,就见之前的媒婆都走光了。
见两人眼露不解,顾玉兰解释道:“奶说小叔要温习,不能吵闹,就把媒婆都请走了。”
晚饭的时候,顾玉峋一直期待地看着小叔。
顾如砺想了下,委婉道:“大嫂,玉峋还小,亲事过两年再看吧。”
吴氏闻言,愣了下:“我没想着给玉峋定亲。”
这样么?顾如砺转头看向老王氏。
老王氏点头,“你大哥大嫂打算等学堂招生,就送玉峋去跟袁夫子读书,将来科举。”
“啊?”
“啊???”
顾如砺和顾玉峋叔侄两人都惊住了,这比顾玉峋要相看还让两人震惊。
“娘,奶说的是真的?我不是读书的料啊。”
吴氏点头,顾玉峋只觉得头晕目眩。
杨氏突然接话道:“到时候光宗也去,玉峋,你照顾点光宗。”
刚刚看堂兄热闹的光宗只觉得大祸临头:“什么?我也要去?”
顾老头看着老儿子说道:“今年免了粮税,家中有些结馀,药田里,一些长得快的草药已经卖出去,你大哥和三哥打算送两个孩子去学堂。”
“如此也可,我还想着,等明年去了县学怕顾不上他们俩的学业呢。”
科举另说,顾如砺也想两人多读点书。
顾如砺点头,这件事就算定下来了,因此,两个侄儿生无可恋地看着他。
“明年有志跟如砺一同去县学,陈家那边想让两个孩子今年成亲。”
顾玉兰害羞地低头吃饭,见女儿没有拒绝,吴氏看向老两口和顾如砺。
“明年有志去县学的话,亲事确实得操办起来了。”老王氏点了下头。
顾如砺想了下,倒也没说什么。
次日,顾家给陈家捎了口信。
没过几日,陈家便来纳征,聘礼比冯家给的只多不少。
看着陈有志眼下的乌青,顾如砺压低声音道:“你怕不是最近都在写话本吧?”
“我想着不能委屈了玉兰。”
陈家送来的聘礼,很多都是陈有志办秀才宴时收到的礼,光是这些就比冯家送的礼多上几倍了,还有二十两聘礼。
这也没什么好寒碜的,其实好东西都是,你送我,我送下一家的。
不过那二十两现银,想来是陈有志辛苦挣来的。
不远处,亲戚们满脸喜色地说着话。
“哎呦,玉兰这婆家找的好,瞧瞧下聘的都是好东西啊,还有二十两银子呢。”
“玉兰嫁过去就是秀才娘子,就是没有这些东西,嫁得也是顶好的。”
赵大娘和刘大花看着仪表堂堂的陈有志,又看了下院中的聘礼。
“娘,幸好小姑子没同意,小二确实配不上玉兰。”
两人此刻已经气不起来了,外孙女(外甥女)能找到这么好的人家,说明是周遭难求的姑娘。
下聘之后,便是请期,陈家过了几天,送了几个日子来,由女方家选。
择吉日,一般说是男方定了日期,但大多数人都是看了几个好日子,有远有近,然后跟女方家商议选哪个日子。
顾家选了个不近不远的日子,十月下旬。
此时,顾玉峋和顾光宗已经入了青山学堂。
因着顾如砺的名声,两人被同窗和袁夫子关照,兄弟俩回了家,日日抱头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