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别人来说,这或许只是一句勉励。但对于拥有面板的他而言,这便是最根本的法则。
只要他努力,无论是修为的提升,还是技能的精进,都会以最直观的数据反馈给他。
这,便是他目前最大的优势!
想通了这一点,江原只觉得浑身再次充满了用不完的力气。不过,身体的疲惫是真实存在的,丹田内的灵气也已消耗殆尽。
他抬头看了一眼远处,李建飞也已经停下了动作,正一屁股坐在地上休息。
二人隔着一段距离,默契地对视一眼,点了点头,随即便各自盘膝坐在田垄之上,运转起《引气诀》恢复体力和灵气。
片刻之后,江原再次起身,开始了今日的第二项重要工作——播种。
他先是将那上千枚灵米种子取出。
按照修仙界的一些基础常识,他小心翼翼地在翻好的土地上挖出一个个深度适中的小坑,将种子填入,而后掩埋。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既要保证每一粒种子之间的间隙足以让其生长,又不能过分稀疏,浪费宝贵的灵田面积。
虽然是第一次亲手种植,但江原做得一丝不苟。
灵米作为修仙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其价值远非区区凝气草可比。
凝气草只是低阶消耗品,而灵米却是须求量极大。
当最后一枚灵米种子被埋入土中,天边的夕阳已经将山峦染成了金红色。
……
一连串的提示在面板上刷过,看着“灵植培育”技能后面那缓慢增长的经验条,江原心中满是收获的喜悦。
虽然种子还没有开始生长,但他的经验值可是实打实增长了。
不清楚升级后的灵植培育会有什么妙用,但无论如何,这种提升带来的收获感都是极好的。
他没有停歇,又在灵田靠近草庐的一角,循着空地,将那十株凝气草种子也种了下去。
做完这一切,夜幕已然降临。
翌日清晨,江原在固定的时间醒来,雷打不动地开始了他一天的修行。
他引导着灵气在经脉中缓缓流淌,完成一个周天的吐纳。当他收功内视时,不由得微微一怔,随后便是一阵抑制不住的欣喜。
他发现,《引气诀》的熟练度,竟然从(入门: 10/100)变成了(入门: 11/100)。
虽然只是一点微不足道的提升,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这证明了即便他的天赋再差,只要坚持不懈,水滴石穿,终有进步的一日。
“虽然不是境界上的增长,但对功法的理解程度加深,想来也是可以大大增加修炼速度的”
“而且面板还有一个隐藏好处,便是可以验证出修炼方式是否有误。”
“种植之馀,抓紧时间把引气决熟练度肝满!”
这意外之喜,让江原一天的心情都变得极好。
吃过一些随身携带的干粮后,他便立刻来到了灵田处。
这里,才是他如今的重中之重。培育好这些灵植,意味着他能有稳定的收入,技能提升会更快,未来的修行资源也会更多。
种子已经种下,接下来便是最为关键的培育阶段了,而第一步,便是浇水。
山间倒是有活水,是一处从山壁石缝中渗出的清冽山泉。不过,那处山泉距离他所在的这片荒山灵田,尚有不短的一段距离。
江原在草庐附近寻了根坚韧的树干,又用藤蔓绑了两个木桶,制作成一个简易的扁担,便朝着山泉的方向走去。
路上,他经过了李建飞的那块田。
田里的种子也已经全部播种完毕,但田垄歪歪扭扭,种子埋下的深浅和间距也显得颇为随意,远不如江原这边规整有序。
江原只是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这倒是与他无关。
人各有志,不是所有人都有他这样的金手指,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将心血倾注于田地之间。
李建飞显然还是将修行本身,将提升自身修为放在第一位的。
很快,江原便来到了山泉边。
泉水清澈见底,他俯身尝了一口,甘甜清冽。
他用木桶装满了水,吃力地挑了起来。
以他练气一层的身体素质,一次挑两桶水并不算太难。
但问题在于,一块一亩大的灵田,所需要的耗水量绝非小数目。他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才勉强将自己那片灵田浇了一遍,已是累得气喘吁吁。
“不行,这不是长久之计。”江原拄着扁担,看着湿润的土地,眉头紧锁。
难道往后的每一天,他都要将大半的时间浪费在这往返挑水的路上吗?
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前几任看管这片灵田的弟子,为何没有想办法将山泉引得近一些?开凿一条水渠,对修士而言并非难事。
这个念头刚一升起,江原便猛地一拍脑袋,哑然失笑。
自己真是糊涂了!
思维还停留在前世凡人的惯性里。这里是修仙界,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要用修仙的手段。
何须那么麻烦地开山凿渠?
只需一道《降雨诀》,便能引来云气,化作甘霖,轻松复盖整片山头!
然而,这个念头带来的兴奋感只持续了片刻,便被现实的窘迫所冲淡。
《降雨诀》虽是修仙界最低阶、最基础的五行法术之一,但它终究是法术。
想要学习,便需要购买相应的法诀玉简。而这,需要花费两块灵石,或是等额的宗门贡献点。
江原摸了摸自己空空如也的储物袋,里面只有他这三年来省吃俭用积攒下的七十枚灵晶。
毕竟三年外门修行时间里,宗门只提供基础资源保证温饱,想赚点灵晶都不容易。
灵晶是灵石的碎片,一百枚灵晶才相当于一块下品灵石,连购买《降雨诀》的零头都不够。
至于宗门贡献点,更是半点也无。
看来,在第一批凝气草成熟,缴纳完月供,并将多馀的卖掉换取灵石之前,他还是得老老实实地用双腿,一趟一趟地挑水浇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