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 > 第284章 沙盘推演文化产品,发现缺乏“国际化表达”

第284章 沙盘推演文化产品,发现缺乏“国际化表达”(1 / 1)

第284章:沙盘推演文化产品,发现缺乏“国际化表达”

车子平稳地驶离省委大院,汇入傍晚时分的车流。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见林舟闭目养神,便将车内空调的暖风调得更柔和了一些,连带着音乐也关掉了,只留下轮胎碾过柏油路面的轻微沙沙声。

车窗外,城市的霓虹次第亮起,勾勒出楼宇的轮廓,光影流转,如同一场盛大而无声的默剧。

然而,林舟的意识并未在这片都市的繁华中停留。他依旧沉浸在脑海深处那片浩瀚的沙盘空间里,眼前是刚刚那令人心惊的推演结果。

“文化基因转译失败”、“底层认知壁垒”、“语义耗散”……这些冰冷的词汇,比任何激烈的批评都更具杀伤力。它们精准地剖开了江北省文化产业那件看似华丽、实则陈旧的外袍,露出了其在全球化语境下的窘迫与无力。

林舟的思绪,回到了几年前在国外交流时的一个场景。那是在一个推广江北旅游的展会上,他看到一本印刷精美的宣传册,介绍本地最负盛名的“云台窑”陶瓷。宣传册上,将一件天青釉瓷瓶的釉色,用英文直译为“the lor of sky after ra”。

当时,在场的外国友人大多一脸茫然。他们无法理解,雨后的天空究竟是什么颜色?是伦敦的灰蒙蒙,还是加州的一碧如洗?那种蕴含在四个汉字中的、融合了时节、意境与东方审美的微妙感受,在粗暴的翻译下,消散得无影无踪。

最后,还是一位懂行的华侨,用了一个他们能理解的比喻:“its like the iris of a newborn babys eye, pure, deep, and holdg a ht of ist”(它就像新生儿眼眸的颜色,纯净、深邃,又带着一丝水汽。

那一刻,在场的许多外国人才发出了恍然的赞叹。

一个简单的词汇尚且如此,更何况一部结构复杂、程式严谨的古典戏剧,一幅意境悠远、讲究留白的水墨山水?

问题,找到了。

林舟在沙盘中反复回溯着刚才的推演。江北的文化瑰宝,就像一个个锁在精美密码箱里的宝藏,而江北自己,却把密码给忘了。他们习惯了用自己人才能听懂的“方言”去吆喝,却从未想过,要走向世界,首先需要学会说“普通话”,一种能被广泛理解的国际化艺术语言。

这种语言,不是简单的翻译,而是基于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心理、审美习惯的深刻洞察,进行的一种创造性转译。它要求在保留文化内核与精神的同时,披上一件世界通行的“外衣”。

这需要顶级的创意人才,需要熟悉国际市场的运作团队,需要敢于打破陈规的魄力。

可为什么,坐拥如此丰厚文化资源的江北,却连一个像样的“翻译官”都培养不出来?

林舟的目光,从那些闪烁着“转译失败”警告的光点上移开,落在了那团笼罩一切、翻滚不休的灰色雾气之上。

特别是雾气深处,那个鲜红刺眼的警告标识。

【超高风险预警:检测到文化领域存在结构性“寻租空间”!

【警告:有未知力量正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权力资本”,形成隐秘利益链条,严重阻碍产业正常发展!

如果说,“国际化表达”的缺失是表层的病症,那这个警告,揭示的便是深藏在骨髓里的病根。

林舟将精神力高度集中,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切向那团灰雾。

【启动深度解析:“权力寻租”网络建模。

沙盘之上,风云突变。

原本代表着文化资源的光点,形态发生了变化。它们不再是孤立的点,而是变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资源池”。代表“省级美术馆藏品”的池子,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项基金”的池子,代表“地方戏剧院团演出补贴”

紧接着,一条条暗红色的、如同血管般的线条,从这些“资源池”中延伸出来。它们没有流向代表“市场”、代表“观众”的区域,而是诡异地、盘根错节地连接向了沙盘中一些代表着“权力节点”的灰色模型。

这些模型上,标注着各种身份:“省文联某协会主席”、“省美院某系主任”、“文化厅某项目评审专家”

林舟随意选择了一条最粗壮的暗红色血管,进行追踪。

这条线,源头是“江北省青年艺术家扶持基金”。沙盘推演显示,过去五年,这个基金超过百分之六十的资金,都流向了同一个画派的青年画家。而这个画派的领军人物,正是常年担任该基金评委会主席的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远山。

沙盘进一步调取数据。这些获得扶持的“青年画家”,他们的作品在市场上的真实成交价普遍不高,但在几次由特定机构组织的“慈善拍卖会”上,却屡屡拍出天价。而拍下这些作品的,大多是几家近年来在江北拿下了不少文化地产项目的开发商。

一条清晰的利益闭环呈现在林舟眼前:张远山利用评委权力,将基金导向自己的门生;门生的作品通过“雅拍”的形式,由开发商高价买入,完成了利益输送;作为回报,张远山则利用自己在文化界的影响力,为这些开发商的文化地产项目站台、背书,帮助他们获取政策支持和土地资源。

在这个闭环里,真正的艺术价值变得无足轻重。谁能进入圈子,谁能得到“大师”的提携,谁能被资本选中,才是关键。

那些真正有才华、有闯劲,却不愿同流合污的年轻艺术家,根本得不到任何资源。他们要么在贫困中挣扎,最终放弃艺术;要么远走他乡,去寻找更公平的环境。

而那些被圈养的“青年画家”,他们无需创新,无需走向市场,更无需去思考什么“国际化表达”。他们要做的,只是模仿老师的风格,在圈子里论资排辈,维持着这个封闭而腐朽的体系。

这才是那层灰色雾气的真正来源!

一个僵化的、排外的、以权力为核心的利益圈子,像一张巨大的网,将整个江北的文化生态牢牢罩住。它扼杀了创新,驱逐了人才,阻断了文化与市场的连接。

指望这样一个体系去主动拥抱世界,去进行痛苦而深刻的自我变革,去寻找“国际化表达”,无异于与虎谋皮。

因为任何真正的创新,任何一个能凭借自身才华、不靠圈子庇护就能成功的“天才”的出现,都是对这个权力体系的直接威胁。

林舟缓缓退出了沙盘,靠在座椅的靠背上,睁开了眼睛。窗外的夜色已经浓重,城市的灯火在他镜片上流淌,却照不进他那双深沉的眼眸。

他感觉不到愤怒,只有一种彻骨的冰冷。

这比贪腐本身更可怕。因为它腐蚀的,是一个地方的灵魂。

车子在省委党校门口停下。

“林常委,到了。”司机轻声提醒。

“嗯。”林舟没有马上下车,他拿出手机,找到了李瑞的号码。

电话几乎是秒接,李瑞那标志性的大嗓门传了过来:“老大!你那边完事了?我跟你说,安庆那事儿我听马叔说了,简直大快人心!那个周主任,估计这会儿正一边哭一边写检查呢!要我说,对付这种人,就得……”

“先别说这个。”林舟打断了他,声音平静无波,“交给你一个新任务。”

“又有新活儿?”李瑞哀嚎了一声,“老大,我这‘矛’都快磨秃了,你就不能让我歇歇?”

“这个活儿,你肯定感兴趣。”林舟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去查查我们省里文化界的那些事儿。”

“文化界?”李瑞愣了一下,“查什么?查谁的画是抄的,还是谁的戏是假唱?”

“查钱。”林舟吐出两个字。

“我喜欢这个!”李瑞的声调立刻兴奋起来。

“从三个地方入手。”林舟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第一,省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查他们近五年的会费收支、项目经费和对外合作。第二,省内几家主要艺术院校的校办产业和教授工作室,查他们的商业项目和资金流水。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近五年所有省级文化产业扶持基金、专项补贴的评审记录和资金流向,我要知道每一分钱,最终都进了谁的口袋。”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李瑞再迟钝,也听出了这任务背后不同寻常的分量。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查账,这是要将整个江北文化圈的家底翻个底朝天。

“老大,这……动静是不是太大了?”李瑞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这里面水深着呢,牵扯的都是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水深,就用抽水机把它抽干。”林舟看着窗外党校门口那块刻着“实事求是”的巨石,淡淡地说,“至于那些老前辈,如果他们真的德高望重,就不用怕查。”

“明白了!”李瑞不再多问,“保证完成任务!”

挂了电话,林舟推门下车。晚风带着冬夜的寒意,吹起他的风衣衣角。他走向灯火通明的报告厅,步履沉稳。

他知道,自己即将踏入的,是一个比商界和官场更加复杂、更加讲究人情世故的“江湖”。

但为了给江北的文化装上一个能走向世界的“引擎”,他必须先清理掉那些附着在机器上,吸食养分、阻碍运转的“铁锈”。

就在他即将走进报告厅大门的时候,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李瑞发来的一条信息,很短。

“老大,初步筛了一下,有点意思。我让ai跑了一下数据关联,你猜怎么着?你让我查的那三个领域,大量的人和资金,最后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交集——一个叫‘兰亭会’的私人文化沙龙。”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步步失控 重生第一刀,先劈族谱再屠祠堂 替嫁后,残疾王爷天天找王妃贴贴 四合院:淮茹你也不想棒梗坐牢吧 我旅行打卡,怎么她们都叫我魅魔 华娱情报王 开局被退婚,我成医圣你哭什么? 难逃!大佬他蓄谋已久! 化灵诀 徐总,他超好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