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想到,专案组的祁处竟能这么快就把案子破了。
如果祁处对塔寨的人再熟悉一点,这案子昨天就结了!
该怎么办?!
他脑子飞快地转着,各种想法不断冒出。
他第一个想到的,是正在外面躲着的林胜武。
林胜文一死,林胜武就离开了塔寨,说是外出打工,其实是为了避祸,也是一种自我放逐。
他不敢留在村里,怕哪天一时冲动,把林灿、林天昊给做了。
同时,也得防着林灿、林天昊对他下手。
林宗辉心头沉重。
年轻一代里,真正能挑起担子的,是他的二儿子、三儿子,还有林胜武。
现在,二儿子残了,三儿子没了,能撑起林家三房的,只剩下林胜武。
他不能再出事!
林宗辉拿起手机,刚准备拨给林胜武,抬头一看,屋内角落装着一个监控摄像头。
他脸色一沉。
凡是制毒的人家,都躲不开这些摄像头。
这是林耀东控制村里人的手段。
他想了想,放下手机,走到楼梯间——那里是监控死角。
拨通了林胜武的电话,那边传来一个声音:
“辉叔!”
林宗辉打断他,语气直接:
“胜武,听好了,林灿和林天昊已经被警察盯上了。”
他迅速把蔡军告诉他的事说了一遍,
“胜武,你在外头要多加小心,别随便告诉别人你在哪儿。”
“谁问都不行!”
“你暂时别回来,蔡军说了,这次‘雷霆扫毒’行动要持续一年。”
“塔寨能不能撑下去,现在还不好说。”
“你是我们三房唯一的希望。”
林胜武大吃一惊:
“辉叔!!”
林宗辉继续说:
“要是钱不够用了,你跟我说,我给你想办法汇过去。”
“家里有我,你放心。”
“我会跟小玲说你去外地打工了。”
“你也最好给她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林胜武咬紧牙关:
“我知道了,辉叔!”
戴天一出关口,直接前往白云大酒店。
刚巧在口岸附近游玩的赵嘉良赶过来接他:
“戴先生,您来这边谈事,怎么就一个人?”
戴天笑着回答:
“我们大汉集团讲究人情世故,做生意也一样。”
“靠的是诚信,拼的是关系。”
“所以嘛……”
“这次只要搞定一个人,这笔生意就稳了。”
赵嘉良一愣:
“大人物?!”
戴天指了指自己:
“比我还大的,算不算?”
赵嘉良立刻紧张起来:
“您怎么不早说啊,要真是这样,我就该让关欣一起来。”
可他随即察觉不对劲,
“戴董,不对劲啊,您要见这么重要的人,董秘怎么没来?”
董秘不只是助理,更是董事会的核心人物,非常关键。
戴天笑着摆摆手:
“不,她不合适。”
“有你跟我一起去,才有可能。”
赵嘉良苦笑:
“您别开玩笑了。”
“我自己几斤几两,我心里有数。”
戴天依旧笑着:
“赵主管,你太小看自己了。”
“光凭你是祁总监介绍来的,这份背景,就没人比得上。”
“我记得祁总监平时很少主动打电话给人介绍。”
赵嘉良一怔,疑惑地问:
“您说的……该不会是祁总监吧?”
戴天苦笑:
“要是祁总监就好了,可惜不是。”
赵嘉良彻底懵了:
“不是祁总监,我还真想不出来我认识谁。”
戴天笑着说:
“你不认识这位。”
赵嘉良一脸困惑:
“戴董,别因为我让您出岔子。”
“要不,还是让董秘来吧。”
戴天依旧从容:
“你别担心,我和对方是熟人。”
“她的名字你也听过。”
“东风集团的钟董。”
赵嘉良一下子明白了:
“祁总监的夫人,钟董?”
戴天缓缓点头:
“对。”
他回答,
“钟董目前手上握着两个重要项目,因为双方长期保持合作关系,她第一时间联系了我。”
“所以,我才能过来。”
戴天笑了笑,说:
“在钟董那边,不管你出身多高,背景多硬,这些都不重要。”
“能打动她的,永远是关系。”
赵嘉良半开玩笑地问:
“那公司实力呢?”
戴天沉默了一阵,才笑着回应:
“能和钟董合作的公司,实力都差不多。”
“关键还是谁能获得她的信任。”
“你真以为实力就代表一切?”
“这种想法,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站不住脚。”
“最终还是靠人情。”
赵嘉良笑了笑,说:
“但我看到口岸有些媒体在推崇西方那一套做法。”
“他们说那边不讲人情。”
戴天冷冷一笑,说:
“说这种话的人,不是坏就是蠢。”
“如果不讲人情,他们自己又怎么上位?”
“人家校友关系遍布各行各业,早就形成了公开的圈子。”
“他们的确不需要私下讲人情,因为已经摆在桌面上了。”
“就一个关系网,就把门槛拉得老高。”
他语气里透着不屑,
“你去查查那些知名企业家或者大公司高管,哪一个不是名校出身?”
赵嘉良笑着说:
“那些中途退学的也算?”
戴天也笑了,说:
“你以为他们不是那所学校的知名校友?”
赵嘉良表示明白。
戴天指着自己,又指了指赵嘉良,
“就像你我,如果没有和祁总监结识,如果之前没和钟董合作过,你觉得我们有机会见到钟董?”
“说到底,还是人情在起作用。”
赵嘉良听后,有些惊讶:
“戴董,您可是全球前三的天使投资公司负责人。”
“钟董真的不见?”
戴天哈哈一笑,
“全球前三的天使公司之一,这头衔听着唬人。”
“但五年前,我们华龙集团连香江前十都排不上。”
赵嘉良愣了一下。
戴天语气平静地说:
“知道我们是怎么做起来的吗?”
“就是因为和祁同伟总监的合作。”
“之后就像滚雪球一样,一路扩张,其实背后都是祁总监在主导。”
“你可能没概念。”
“我举两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一个是彩虹集团,另一个是东风集团。”
赵嘉良陷入沉思。
戴天语气认真地说:
“你可能不了解我们华龙,但这两个集团你应该清楚。”
“它们有个共同点——改革前,都是濒临破产的大型国企。”
“换个人来接手,大概率就是破产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