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秦 > 第466章 桓公之叹

第466章 桓公之叹(1 / 1)

关于凉州后续的人员安排,苟政心里当然有个数的,尤其是战后的成防安排,雍侯苟雄将是不二人选,也责无旁贷,一如这些年坐镇秦州之时。

军政一肩挑乃是基本的,还不到防备、猜忌放权过甚的时候,不过比起在秦州之时,在文臣武将以及军队的配置上,将有一些大的,或者说彻底的变化。

这是从姑臧告破消息东传长安,与一众秦国高层商讨过程中,苟政就暗暗决定的。那些多年追随苟雄,随其镇守秦州的军队,将进行必要的换防。

尤其是先登、锐骑、归义这样的中军幢队,不管是出于稳定,还是维护秦国既定的兵制、轮成制度,于情于理、于公于私,这样的措施势在必行。

如苟兴、苟涛等将领,如意愿强烈,可以酌情留成河陇之地,也必将有赏赐酬报,但秦国兵制、屯成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也由此开始。

也不怕这样的大动作影响西稳定,破坏安全,过去秦州三面皆敌,形势危沮,不得不投入稳定重兵。

而今情况就大大不同了,姑臧大捷后,秦军在西北的军威兵势已攀上一个巅峰,无人敢缨其锋乞伏鲜卑、破多罗鲜卑乃至铁弗人就不多提了,发兵北犯的仇池杨氏、梁州司马勋,在收到消息后,都果断缩了回去,生怕走的慢了,被当面拒止的秦军追杀。

更何况,此次历时数月的平凉之战,秦国在西北也打出了一批精锐,从河湟到河西,维持编制的军队数目众多,削减整编是必然的事情。

为减少抵触心理,苟政甚至决定以“献捷”的名义,让西征大军回朝,尽可能将事情做得漂亮些,和谐些

凉州牧、骠骑大将军、都督凉、沙州军事,晋爵武兴公,柱国,加食邑三千户,这是苟政对苟雄的搞赏安排,这是一份厚礼,并且绝非针对此次西征功绩。

可以想见的,这样一份制令一旦下达,苟雄秦国二号人物的地位,将再度得到巩固,但同样的,他的未来也基本限死在凉州了。

因为苟政已经将“股东”该有的地位、待遇与权势,都尽可能给他了,已经封无可封。苟雄若还想更进一步,要么等苟政登封晋位,要么就只能靠自己“努力”。

后者,对苟氏、对秦国,显然是大害、大弊,而以苟雄的性格、意气与志向,显然是不会做亲痛仇快之事。

这是苟雄可以欺之以方的地方,也是苟政敢于展现他大方、大度的原因。

二兄这些年,用实际表现,赢得了苟政更多的包容与信任。如果可以,苟政也还是希望双方之间,能够一如既往,兄弟同心,共昌苟氏,共兴大秦。

说回到凉州的人事安排,州府僚属以及军事将领且不论,凉州下属的都守疆臣们,最重要也最受关注的,无外乎两个地方:武威与敦煌。

前者是凉州毋庸置疑的政治、军事、经济与人口中心,并且对周遭的广武、武兴、西郡、宣威、祁连地区,都具备强大的辐射能力。

凉州大半实力与底蕴,大抵集中在武威,武威若能迅速稳定、恢复,那么整个凉州的局势都能跟着安定下来。

因此,凉州之治,首在武威,武威之治,在于姑臧,武威郡守的任命,自然极其关键。

至于敦煌,则在于其要害的地理位置,交通东西,是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近则拱卫凉州腹地,外则为经略西域的前进基地。

因此,当郭毅摆出他与吏部商讨的预备人选,苟政最关心的,也是这两郡守之职,即便他心中早已有考量。

“赵俱?”面对郭毅提议的敦煌太守人选,苟政念道。

郭毅拱手应道:“赵俱其人,文武双全,沉稳多识,自归附以来,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为官民称道。

此番效力军前,调度钱粮,供馈作战,略无疏漏,干练有为,众所称道。

其参与西征戎马,熟悉军情边务,待敦煌归附,以其治事,稳固西陲,顺理成章

郭毅开口一番赞誉,几乎将赵俱这个符氏旧臣夸成一朵花,但苟政心知,郭毅如此力荐赵俱,

除了其的确有一定能力之外,更多因为他是安定赵氏出身。

当初,在苟政初入关中的一两年间,主动投附的关西豪右群体中,安定赵氏算是具备代表性的了,仅仅落后于邓氏。

而赵氏被接纳,并快速融入苟氏为内核的关中集团,走的就是郭毅的府门,此次赵俱在西征前线,表现出色,公私兼顾地抬举一把,并不足为奇。

平心而论,苟政对赵俱的感观并不差,尤其是经过这两年在秦州下属以及此次西征的考验,算是进一步被接纳为“自己人”。

但把敦煌交给此人,就难免生出些疑虑了,毕竟那是自己经营西域的重要支点,而苟政在这方面,定要选一个具备战略眼光,且能实施西域攻略的方面之才。

苟政属意的乃是御史中丞吕婆楼,未必是赵俱的能耐不行,只不过吕婆楼在苟政这边名气的确要大一些,同样经受过长期考验,还有王猛作保,更何况他还有一个儿子吕光在自己身边做“人质”。

不过,郭毅提议赵俱,苟政一时间也未直接拒绝,面上点着头,嘴上不给明确答复,算是“留中不发”了。

相比之下,苟政显然更在意武威太守的人选,对这个位置,苟政这边商量的馀地则更小,而郭毅给出的建议是:平阳太守杨间。

不管从资历,还是亲信程度,杨间都足以担当其职,毕竟当初在外放平阳之前,人家还是堂堂吏部尚书,尚书台下属第一佐臣。

哪怕在平阳任上,也是收拾心情,不怨不愤,尽心国事,政绩卓着。担当平阳太守期间,当地的民生经济得到了长足恢复,趁并州之乱从太原、西河招揽的流民,也安置地妥妥当当,人心渐附。

在秦国于雀鼠谷一带创建的对燕并州方向防在线,杨间也出力颇多。就在前不久,当秦国深陷西征战争泥潭之时,杨间还在平阳起获了一场叛乱。

当地有个叫刘康的杂胡,诈称是汉赵皇帝刘曜之子,在平阳纠集了一批胡人,自称赵王,扯旗反秦,并向并州燕军投降。

此贼虽小,若处置稍有不慎,还真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即便并州经前次大后,境内残破不堪,被慕容伪委任接替慕容恪的并州刺史悦缩,也坚持休养生息的政策,但平阳若真有事,燕军未必会按兵不动。

所幸,对刘康这股蠢蠢欲动的叛胡,杨间早就盯上了,当初苟政把他外放时,还专门提点过,

平阳不稳,胡部不安。

为了早日重返长安,对秦王的交待,杨间怎能不上心,刘康及其党羽、附从,则早就在他关注名单之上,只是一时隐忍不发罢了。

当其举旗反叛,杨间这边立刻有了反应,与宁武将军苏国一道,引军平叛,几乎以雷霆之势,

趁燕军干预之前,将刘康及其叛众剿杀。

刘康这个“赵王”,前前后后,也就当了三日,严谨一些,不到三日。

剿灭叛众的同时,杨间还趁机,将这几年间,迁徙、流亡平阳境内的那些独立部族,一举荡平,得胡民八千馀落,大小牲畜数方。

进一步解决境内不稳定因素的同时,还收获了不少财货,看起来,在平阳任上,杨间不只积极性高涨,手段频出,做事的风格也有了明显改变,更加犀利。

这么多年了,郭毅对苟政显然也更加熟悉,有更多了解,所举人选,总能搔到他的一点痒处,

至少让他多几分尤豫与考量。

而苟政,也做出认真思考状,只一会儿,看向郭毅,给出明确答复:“杨闾久经考验,是值得信任的干臣,以其能力,主政武威,绰绰有馀。

只是,他对凉州边情,毕竟不熟悉,平阳又经刘康之乱,还需他收拾安治,当此之时,不宜轻动。

武威之任,还当另选贤才,最好有当地背景,能够更好适应

听苟政这么说,郭毅那雷打不动的表情,终于绷不住了。原本他想,武威、敦煌,总能拿下一个吧,结果苟政一个不给。

关于敦煌人选,苟政虽未说死,但郭毅心知,他必有考量,赵俱希望不大,结果到武威,更是直接拒绝,连杨间都竞争不过,王上究竟属意谁?

心中带着点气,郭毅望向苟政,直接问道:“不知大王属意何人?莫非,要从凉州那些降臣中挑选。”

说着,郭毅还顺着这个思路提出建议:“目下西征大军仍在姑臧休整,河西诸郡,唯有敦煌索遐具备威胁,若以武威换敦煌,大势之下,臣想他会主动降服。

又或者,以宋混治武威、姑臧,他在张凉名实具备,有他出面,武威乃至凉州局势恢复安稳的速度,也会更快!”

听郭毅这一本正经的建言模样,苟政忍不住抬手指了指他,笑道:“丞相此言,却是有些意气了。孤连杨间这样的亲信臣僚都舍下,又如何放心将如此要害职责,交给这些新降之人?”

闻言,郭毅稍顿,注意到苟政那平静而坦荡的眼神,心下报然,平复下那复杂心绪,沉声说道:“然大王如欲安凉州,收河西士民之心,对这些张凉旧臣、河西豪右,还是应当招抚任用”

“用固然要用,但如何用,却由我大秦说了算,孤自然无法做到,像张氏那般恩养乃至纵容他们!”苟政淡淡然地说道,话中带着凌厉的锋芒。

眼神一闪,苟政突然转变话题,道:“张玄靓已然起行了吧!”

郭毅应道:“据前报,张玄靓及凉宫后妃夫人,连同在姑臧之张氏族裔,共百馀人,已在中军甲士护送下,前来长安。

张氏家私细软颇多,又受天气左右,脚程难快,眼下恐怕还未过河

闻之,苟政微微颌首,稍加思索,即对一旁的尚书郎阎负交待道:“去一道训令,要求护送军官将士,不得随意欺辱、敲诈、盘剥张氏族人,尤其张玄靓,务必保证其安全,长安的庆功宴上,

孤要看到他。

张玄靓若有事,让押赴军官提头来见!”

“诺!”阎负应命,当即拟写训令,发传大司马府。

又看向郭毅,苟政继续笑眯眯道:“孤在长安,有的是空置房舍,仅仅张氏一族,恐怕还住不满。给雍侯再去一道制令,让他将凉州那些大姓、望族,顺带着都给孤送来长安!

尤其是那宋混,不是说他名望高、能力强吗?孤倒要见识见识!”

说着眼神就变得犀利,抬手在空中虚握了一下,悠悠道:“等人来了,何人可信,何人可用,

就观其表现而定了!”

对其吩咐,郭毅心思微动,也不由颌首,躬身应道:“诺!大王此举,甚是英明!”

洒然一笑,苟政摆摆手,看着面前表情快快的老丈人,稍加琢磨,还是以一种温和的语调开口道:“凉州职事安排,还需丞相与吏部综合考量,要结合凉州形势、人情,审慎定夺!”

对此,郭毅嘴张了下,但合上时便形成一道略显苦涩的弧度,最终还是恢复一贯的弱势,恭谨拜道:“臣遵命!”

拧着眉头,郭毅尤豫几许,还是忍不住问道:“敢问大王,不知武威之任,属意何人?吏部这边,也好提前准备!”

这话里,试探的意味,明显大过请示。

迎着郭毅好奇的目光,苟政手指在案上轻敲几下,缓缓说道:“据前报,姑臧城破之前,凉宣威将军贾玄策曾主动连络,约以开门献降,结果为张发觉,连同族部,不幸蒙难。

有此血仇在,这武威贾氏,可用啊:::

“可眼下武威贾氏无人啊!”郭毅微愣,脱口而出,但很快意识到了什么,注意到苟政那淡定的模样,轻抽了口气,道:“大王所指,是典农校尉贾玄硕?”

“对此人,丞相的了解,想必不弱于孤。以其西赴武威,担当要职,可还恰当?”苟政微笑道郭毅沉默了会儿,最终出一句话:“大王英明,贾玄硕再合适不过!”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阿勒泰恐怖专线 邪恶反派?No,是猫猫可爱! 男扮女装当圣女 我只是送个外卖,竟成了三界之王 混沌天帝诀 直播修真:我用科学证道 猛猛堆被动,然后囊死boos 港片:开局靓坤叫我立威 我在还珠里签到 身为精灵王的我太受欢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