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秦 > 第411章 内乱加剧

第411章 内乱加剧(1 / 1)

对姚襄,苟政还是有不少了解的,其中既有这些年基于时局碰撞、观察、推演所得信息,也有一些隐藏在大脑深处的记忆。

有些记忆或许模糊,但就在那里,只是欠挖掘罢了。

在王猛的提醒下,一些关键的信息被苟政提取出来了,“姚襄叛晋”并不是什么记忆难点,再联想到此前实施的离间之策,思路则彻底被打开了。

篝火的光芒映照下,苟政双眼明亮而有神,看向王猛,道:“难道姚襄将于此时发难?”

“难说!”王猛摇摇头,应道“徜若姚襄此时背普,那殷浩此次北伐,必定功败垂成!”薛强似笑非笑地分析着:“只怕又将陷入如谢尚那般泥沼,中原都难以突破,湟论攻我洛阳!”

“不然!”苟政却轻轻摇头,在薛强异的目光下,侃侃而谈道:“姚襄非张遇可比,姚羌虽遭洛阳惨败,然其底蕴深厚,犹有一批剽悍族部追随、关西豪强支持。

过去一年多,他在淮北招抚流亡、训砺士卒、屯田积谷,也恢复了不少实力..

说到这儿,苟政的口吻变得近乎笃定:“姚襄肆意扩充实力,桀骜自专,不听调令,

这是与殷浩矛盾冲突之根本原因。

殷浩若以大军驱姚军北伐,不免一厢情愿,徜若姚襄此时反晋,殷浩北伐,恐怕不只是受挫那么简单了!”

苟政话里意意,可谓明显了。闻之,王猛面上略带讶色,说道:“大王认为姚襄能战胜殷浩?”

苟政没有应话,只是回了王猛一个“你说呢”的眼神。

见状,王猛微微抽了口气,一边思,一边分析道:“若殷浩自持兵众、轻慢大意,

姚襄加以谋划,以羌众之战力,破晋军也不无可能!”

“对姚襄来说,这也确是一个好机会!”薛强说道:“若殷浩继续固守寿春,按捺不进,给姚襄再多兵马,也难以在无根无基的江淮掀起波澜。

然殷浩主动提兵北上,却给姚襄破普军于淮北的机会,徜若被姚襄一战制胜:::

薛强说着便摇起了头,经这君臣一番推演,殷浩此番北伐,就象冬日的天色一般,笼罩在暗沉与嗨色之中。

照此思虑,如何对付来犯晋军,反而成为一个不那么重要的话题了。

“中原之事,还是等进一步消息吧!”苟政深吸一口气,总结性地发言:“仅凭我君臣三人在这里坐谈,讨论再激烈,再有价值,也无法左右普军与羌兵的行动。

即便我们侥幸言中,中原局势正如预期那般发展,我军的备战仍不能停下,战争非同儿戏,哪怕劳民伤财,也比敌寇来袭之时措手不及要强!”

“大王英明!”对苟政的这种态度,王猛与薛强自是十分认同。

不知觉间,夜更深了。帐外寒风依旧,扫着食案上羊骨堆成的狼借,苟政微笑着冲王薛二人道:“今夜就到这儿了,与二位一番畅谈,孤所获匪浅,旅途劳顿,回去歇息吧,

明日还要赶路!!”

“多谢大王款待!羊肉滋味,的确不错!”王猛爽朗一笑,冲苟政道。

相比王猛的自如,薛强则一板一眼拜谢:“大王稍歇,臣等告退!”

世事总是不乏奇妙与巧合,前一夜,苟政君臣方驻宿夜谈,翌日他们所谈论的事务便有了反馈。

信使再次自长安东来,带来有关中原局势的最新消息:晋军已败,殷浩退走,战情已解!

而操刀此事的,正是秦国君臣夜谈对象,秦王苟政寄予“厚望”的姚襄。

如此一语中的,秦国君臣却没有过多的兴奋与得意,无他,当殷浩北伐失败已然成为事实之后,此前的许多缺省都彻底宣告作废。

苟政这边,就不得不在此前提下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布置。

而殷浩失败的速度,也实在有些出人意料,哪怕是秦国君臣这边。

猜到他废物,不曾想他如此废物!

晋永和九年十月十八日,谯国,山桑(今蒙城)。

龙亢以北,七万晋军,正沿着过水北进。将士,民夫,车马,船只、辐重,绵延数十里,管战斗力如何,至少气势十足,兵威震天,也是主帅殷浩自信与底气来源。

初冬的湿寒,已经足够难熬,看得出来,各部普军都有厌战情绪,只是不敢表露怨言罢了,大冬天的,没人想打仗。

但是,随着来自中军催促进兵的命令,骂声终于自晋军新进的队伍中响起,

这是殷浩主持北伐以来,第二次渡过淮河,与此前援应谢尚不同,他这一回选择走“东线”,自寿春北上,走过水北上,而过水是通着谯城的。

不过,当晋军前部进入龙亢境内之后,这支北伐大军的作战目标也随之改变了,一个意外的消息,打乱了殷浩对此次北伐的所有缺省。

意外来自姚襄,探骑报告,姚襄所部不愿伐秦,部众纷纷逃散,姚襄不能止,本人也率军北上,投燕国而去。

消息传来,殷浩又惊又怒,不愿伐秦也就罢了,竟敢背普投燕,这更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此前积赞的恩怨仇恨,终于被刺激出来,几乎不假思索,殷浩决定,更改战术目标,

追击姚襄,先将这些叛众剿除,再图后举。

对此,部将王彬之、戴施都劝殷浩三思,但殷浩哪里肯听。

当初诚桥大战,晋军惨败,殷浩虽未直接参与,但身为统帅,畏敌不进,再加苟政也是殷浩“养”出来的,他是难辞其咎。

因而过去一年多里,殷浩饱受朝野攻许非议,去年有王羲之,此次北伐之前吏部尚书王彪之又上书劝阻,临阵之际,这王彬之又冒了出来。

这些王氏子弟,就仿佛和他殷中军杠上了一般,屡屡给他添堵。

至于戴施,算是北伐普军中难得的人才了,不管在谢尚还是殷浩魔下,都表现得十分尽力。他出言,则完全创建在对姚襄以及时局的认识基础上。

就一点,姚襄善于笼络人心,素以知兵服众闻名,怎么可能轻易发生部众溃散的情况,此时投燕,更与其一贯行为不符。

因此,戴施断定姚襄有异,虽不明其阴谋什么,但必须小心。

然而,殷浩仍然听不进去,若姚襄所部一切正常,他还没有提兵进剿的理由了。

更何况,苟政叛晋已经让殷浩颜面扫地,若再来一个姚襄,他可就真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了。

为了压制内部的异声,殷浩也拿出了一个勉强说得过去的理由,姚襄骄悍,羌众匪顽,若让其投燕,中原难定,两淮难安,为免后患无穷,必须尽快剿除祸根。

前一日,姚襄还是殷浩委派的北伐前锋,转眼就变成叛国投敌的祸根了::

听起来,就象是一出滑稽剧一般,然而现实就是这般魔幻,其内因,则是姚殷之间那早已不可调和的矛盾。

另一方面,殷浩这种异样举措的背后,也暗怀机心。

殷浩或许没有足够的军政才干,没有统兵之能,也没有真正能集成东南士众的手腕、

势力与威望。

但他至少不是一个过于愚蠢的人,否则岂能在建康朝廷的台面上站这么些年?

殷浩不傻,他岂能看不出伐秦之不易?从东南发兵讨伐西北,光后勤补给,就能把殷浩拖死。

何况,秦军的厉害,已经有无数人用血淋淋的结果证明过了,晋军的确有一些精甲,

但对击败秦军,殷浩的信心并不足。

因此,他此番真正的目标,也仅仅是到洛阳走一趟,哪怕只是修复、祭拜一下园陵,

也是一种胜利。

殷浩谋求的,说到底,还是政治上的利益,而非军事上的胜利。他发兵北上,也是迫于无奈,桓温虎视耽,朝廷础逼人。

而他花费了大力气,派人秘密潜往关中,连络各地豪右举义,虽然得到了不少肯定的答复,但这么久了,关中始终没有出大乱子。

看起来,他殷浩不动,关中那些豪右也是不会妄动了:::

殷浩,就是在这种极其无奈且别扭的局面下,举兵北上,费心聚集起来的七万兵众,

也是他可以调用的最后本钱了。

姚襄所部异动,也显然给殷浩打开了一个新思路。莫说关中,就是洛阳,千里迢迢去攻打,胜败难料。

与之相比,姚襄看起来,显然要更好打一些。

对姚襄的不满,殷浩也积聚多时了,从他私下与秦国交易,从他在淮上肆意屯田,招兵买马,甚至直接吞并魏憬所部..

以上种种,都能看出,这绝不可能成为一个大普忠良顺臣,但有不愉,必然反叛。

原本,殷浩还打算以大义兵势,迫姚襄为前部北伐,既试探秦军,也消耗羌众。

但姚襄不配合,还妄图投燕,那就怪不得他殷浩率军平叛了。

只要消灭姚襄,收获一个剿贼之功,再把收复“半个中原”的功绩装点一番,纵然比不上打回洛阳那般亮眼,对东晋内部,总也是一个交待。

殷浩心知,只要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以司马昱为首的建康朝廷,就还能继续支持他,那摇摇欲坠的局面就还能继续维持。

再怎么样,也比让桓温那头恶虎搜取大权,更有利于他们这些高门衣冠。

至于王彬之、戴施提出的顾虑,殷浩也不是毫无思索。只不过,在殷浩看来,敌我军力、实力的差距明显。

就算姚襄把他过去一年多招募的乌合之众都算上,怕也不足三万,他可有足足七万大军,还有随时可以补充的民力,优势在他。

更何况,殷浩兵锋所向,也非直接去找姚襄,他准备攻掠姚襄在谯城聚集的那些部众。这些部众不比军队,拖家带口,可没那么容易躲避。

根据探骑消息,许多姚羌部民,正慌张忙乱地进行迁移..

纵使姚襄真有什么阴谋,通过对这些姚羌部民的攻击,也能将他逼出来,只要正面对决,靠着两倍有馀的兵力优势与装备优势,也能将姚襄碾碎。

殷浩的这些政治考量,自然无法与从征的晋军将们讲明,有些事情,可以做,但不能说,更不能说透。

说出来了,还可能挫伤军心士气。

连魔下将校尚且不能说服,仅以军令强压,至于底层普军的苦累、怨言,殷浩又怎会体谅、关心呢?

他甚至无暇关注其他事务,只是一心拖着晋军,冒着严寒,为一个可悲可叹的政治目标,挣扎北行。

殷浩自是满怀胜利的期待,然而,当北伐的战争目标,于一夕之间,转变成内部平叛,但前锋将士,变成征讨的乱贼,如此北伐的前景,可想而知

而在殷浩改变进军思路的同时,被他视为目标的姚襄,也同样正在谋划着名殷浩。

冬日的淮北平原上,一场猎人与猎物之间的比拼,已然展开。

只不过,谁是猎人,谁是猎物,唯有用结果来判定。

而姚襄这边,在与殷浩的反复拉扯之中,早就失去了耐心。此番殷浩北伐,其进兵方略一出,命令传达至谯城之后,他就下定了反晋的决心。

殷浩的盘算,那算盘珠子都快蹦到他姚襄脸上了。用他羌众将士,去拼秦军,给殷浩创总建功立业的机会,这样的事,姚襄不做,这样亏,他姚襄不吃!

于是,当殷浩聚兵,正式自寿春出发之时,谯城这边,姚襄也已强势地统一认识,获得族部们在反晋之事上的支持。

在这方面,基于此前一年与殷浩的冲突,再加之姚襄不断的灌输自立自主思想,以及姚襄对部众强大的影响力,获取支持,坚定决心,并不是太困难。

而姚襄,直接把目标放在了殷浩大军身上,不说一举吞下那七万晋军,也要击败之,

彻底打开反普的局面。

为此,姚襄与权翼等人做了充足且细密的准备。

分三步走,一则下令依附的部卒,伴装夜遁逃散;二则遣部将,带领谯城部民,收拾行囊,打出旗号,做出北上投燕;三则集中精锐步骑,绕行南下,迎击殷浩。

在殷浩带领大军,气势汹汹北上追击羌众时,在山桑县境内,姚襄已然率领所部精锐,设好圈套,以逸待劳,准备发起致命一击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全民国运:开局选中曹贼卡牌 快穿之老婆快过来 刚开学一周,我怎么成魅魔了? 亡灵之主:寂灭与重生 凡人修仙:苟在坊市肝熟练度成仙 养蛇为患:我的魔尊逆徒 吐槽心声后:被天幕当天音代言人 cos双黑却去错剧组怎么办 魔尊在异界:修真魔法开创者 西游恶人攻略录:哪吒总骗我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