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伏羲三进位芯片(1 / 1)

洗心革面、弃暗投明、重新改造后的递归,当天就上岗了。

它首先入驻“三星通信塔”,开始管理“超距通信平台”。

紧接着,在姜知序的授权下,它的权限延伸至民用领域。

瞬间接管了联盟内部所有的家政机器人,接管了所有需要人工驻留的岗位——比如工坊流水线、农田之类的地方,代替人工操作设备。

目前“奇点联盟”的总居民数量,约八万出头。

之前,分布在各个基础岗位上的人力,占据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二。

但在递归ai入驻之后,这个数字在短短一天内,就锐减至不到十分之一,大量人工被淘汰、顶替。

剩下的那些岗位,都是家政机器人或递归暂时无法胜任的工作。

这场劳动力大解放之后的最大赢家,毫无疑问是联盟科学院。

之前,科学院算上所有的助理研究员,总人数就已经非常多了,足足有一万多人。

现在,随着大量居民从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科学院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招聘。

这甚至不能称之为招聘。

因为它几乎毫无门坎!

只要你怀揣着一颗愿意学习的心,就可以提交申请,成为科学院的一员。

于是,大量居民开始如潮水般涌入科学院。

各个研究项目组都陷入罕见的人员爆满状态,纷纷表示经费不够,人员饱和,暂时不再招新。

就算这样,科学院的总人数也已经轻松突破了三万大关。

面对如此庞大的科研队伍,姜知序不得不紧急调配资源,为科学院新建了一座全新的移动城市。

这座新的城市,被正式命名为“先驱号”。

见到联盟内部居民的学习氛围如此浓厚,当天,位于“格物号”的奇点联盟学院也趁热打铁,正式宣布对外开放入学。

原本找不到事干的居民,又发现了新大陆,大量涌入学院号。

学习,这件在旧世界对大多数人来说颇为痛苦的事情。

在如今的“奇点联盟”,大家却完全没有这种感觉。

因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所带来的智力上的快感与成就感,简直令人上瘾!

在递归上岗的第二天。

“格物号”宣布,本期招生名额已满,正式停止招生。

学院内的总学生人数,已经达到了一万七千人。

其中,非“奇点联盟”的居民,大概占了几百人,这些人来自“奇点联盟”繁荣圈的会员移动城市。

这些人的身份,非富即贵,要么是城市高层,要么是城主子嗣,甚至还有城主本人。

但无人敢把自己“高贵”的身份拿出来显摆,在“格物号”,他们就是一个老老实实的学生。

当然,这些人也都接受过“开智”,因为入学的硬性要求,就是必须开智。

这项规定,其实是为学生好。

一个未经开智的普通人要是直接进入这种学习环境,周围同学那种恐怖的学习进度,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可能会让他彻底怀疑人生。

他也根本不可能跟得上任何一门课程。

目前的“奇点学院”,学制只有“学前”与“学士”两个阶段。

所有入学学生,都得从“学前班”读起。

学前班的知识都很基础,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这是四大主要科目,除此之外还有历史、生物、思政、体育、计算机五门副科。

由于整个学院一共只有101位学前班老师,而学前班的学生却接近两万之众。

所以,“奇点学院”统一采用了“大课”加“自学”的混合制度,一个班的人数,高达两百人。

当然了,学生也可以选择不来上大课。

只要你个人自学的进度能够跟得上,并且能顺利通过每周举行的学期考核即可。

而且经过开学后几天时间的观察,选择以自学为主的学生,居然不在少数!

只不过这样一来,也产生了一个问题。

这些老师一般都有自己的研究项目在身上,上完课就急匆匆离开了,根本没空给学生开小灶。

万一学生有问题怎么办?

当姜知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学生们自己找到了办法。

——自发组建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与研究。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大家坐在一起讨论一下,就可能迸发出更多全新的想法。

许多学习上的困惑与难题,在这样热烈的思维碰撞之中,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当然,姜知序自己也有安排。

比如让递归承担一部分解答问题的职责。

这个方法很好用!

然后。

是递归上岗的第四天。

此时的它已经深度接入了“联盟科学院”的每一个研究项目与研究小组的数据库,彻底打通了过去各个项目组之间存在的信息壁垒。

它能在第一时间,收集到每一项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技术突破。

并且将所有看似无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横向串联,然后分配出全新的、更具前景的交叉研究任务。

于是,“奇点联盟”的科技树,忽然之间就出现了链式爆发一般的突破性进展。

其中最重要的突破,便是第一代三进位计算机的设计蓝图。

递归发现,神经科学研究院的一个研究组,通过逆向研究“神经感应芯片”这种系统材料,成功培养出了一种具备“静息”、“激活”、“不应期”三种稳定状态的“类神经元生物单元”。

递归又发现,生物工程院那边还有一个积压许久的科研成果,名为《生物单元的定向电激励及其状态跃迁研究》。

于是递归ai立刻将这两个科研成果进行了集成,并且迅速组织了一个由多所科学院专家构成的联合项目组。

在它的协调下,项目组成功地让那种“类神经元生物单元”,实现了稳定可控的三态切换!

“生物三进位逻辑门”原型就此诞生。

但这还没有结束。

材料科学院那边,以“活性生物质”为基础,融合了“碳纳米管”技术,研发出了一种半有机半导体的特殊材料。

递归ai判断,这种新材料非常适合当作承载生物逻辑门的基板。

因为它不仅能为“类神经元生物单元”提供一个极其稳定的“培养环境”,还能与外部的二进位电子信号,进行超高速的交互。

于是,在递归的统筹下。

神经科学院、生物工程院、计算机科学院、材料工程院进行了全面合作与项目合并。

他们基于“环日文明”留下的三进位计算机理论,成功设计出了第一代高度具备“奇点联盟”特色的三进位处理器架构。

项目代号,被命名为“伏羲”。

递归上岗的第二十天。

第一块“伏羲”中央处理器,在万众期待之中,在实验室诞生。

它的结构极为独特,由“芯片”与“类神经元”两部分构成。

其中,芯片部分充当着维生系统与外部数据接口,使用了对如今“奇点联盟”来说最先进但并不成熟的90纳米工艺进行制造。

它负责将外部传入的“0”与“1”二进位电信号,转化为能够“激励”生物单元产生反应的微弱生物电流。

同时也负责将生物单元运算出的三进位结果,转译成标准的二进位信号进行输出。

真正的“大脑皮层”,在类神经元部分,这里有三百万个“类神经元生物单元”被培养并集成在一起,负责内核的三进位逻辑运算。

总体来说。

这块儿“伏羲”cpu,其理论运算速度,已经追平了旧世界ad-ryzen-9-9950x这款顶尖消费级cpu的水平!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娱乐:唯我独法,女星们集体倒追 游戏制作:当然是缝的越多越好玩 无限金钱,我被迫洗钱修仙! 十神降临:满级大佬她只手遮天 华娱:这个顶流被老天追着喂饭 高武:我成了精神小妹的废柴爹? 嘿嘿,我看大叔你也挺眉清目秀嘛 重生在2008签到 科技强军:开局点出战锤动力装甲 官途:一个小痞子,升官坐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