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克苦用功(1 / 1)

他不再多言,径直回到自己那间陈设简单的小室。

油灯点亮,昏黄光晕散黑暗。

沉砚深吸一口气,将案头堆积如山的书籍一一整理。

《五经正义》、《论语注疏》、《孟子章句》、《策学绳尺》、《礼部韵略》……书页边角早已磨损,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批注遍布其间,墨色新旧交错,记录着原主和现在的沉砚多年来的苦功和心得。

他抽出欧阳修点评过的那份《孟子》注疏,再次细读。

“浩然之气,集义所生”八字旁,欧阳修那句“根基在于平时积累函养”的教悔犹在耳畔。

沉砚闭上眼,并非思索经义,而是将穿越以来的种种际遇——杜家的烟火、樊楼的险恶、皇城司的阴森、欧阳府的雅望皆沉淀于心。

“读书,并非只为章句。”他喃喃自语,“观世情,察人心,亦是学问。欧阳公此言,真乃至理。”

自此,沉砚开始了近乎自虐的苦读生涯。

每日卯时未至便起身,诵读经义一个时辰,锤炼记忆。辰时后,便闭门谢客,专注于诗赋与策论。

他将历年解试、省试的优秀程文找来,反复研习其结构、破题、承合之法。

午后,则是最耗心神的策论练习,针对时政,如漕运、边备、吏治、财赋,逐一构思破题,草拟纲要。

他注重北宋中期平实晓畅、言之有物的文风,避免浮华骈俪。有时文思泉涌,下笔千言,有时枯坐半日,难成一字。

写废的稿纸堆满了桌角,又被抽空前来看望的杜月娥悄悄收走,她如今来得勤,总是默默放下精心准备的饭食汤水,便悄然离去,不忍打扰。

期间,欧阳修府上的老仆曾来送过一次信,是几页欧阳修亲笔批注的策论范文,附言只有四字:“静心,务实。”

沉砚如获至宝,反复揣摩。

苏明远、李元朗等人也知他决心,不再轻易打扰,偶有疑难,方来叩门探讨。

轩华小筑竟难得地沉浸在一种紧张的宁静之中。

杜家生意平稳进行,而沉砚也陷入了难得的几日平静。

这日午后,沉砚正对着一道关于“西北屯田与漕运关系”的策论题凝神思索,忽闻院外传来叩门声。

开门一看,竟是欧阳雪身边的婢女阿月。

“沉郎君万福。”阿月盈盈一礼,递上一个沉甸甸的青布书囊,“我家娘子说,闻郎君闭门苦读,特命奴婢送来此物,或于备考略有裨益。”

沉砚疑惑接过,打开一看,竟是厚厚一摞手抄文集。

纸张墨迹尚新,字迹工秀,分明是近期精心誊写。细看内容,竟是近十年礼部试、殿试的甲科对策、诗赋佳作,甚至还有数篇欧阳修、梅尧臣等大家平日所作、未曾广为流传的范文。

篇末间还有欧阳修寥寥数语的点评,如“此句过险”、“破题甚正”等,虽只言片语,却如点睛之笔,价值千金。

“这……此物太过珍贵!”沉砚一惊,“欧阳娘子她……”

阿月抿嘴一笑:“娘子说,此乃她平日随手抄录积累,非府中密藏,郎君不必有虑。娘子还言:‘沉郎君乃务实之人,望莫负春光,莫负所学。’”

沉砚心中涌起一阵复杂暖流。

他深知,即便是随手抄录,能将如此系统、精要的备考资料相赠,其中蕴含的关切与期许,远非寻常。

欧阳雪此举,既是对他才华的认可,或许也夹杂着一丝少女难以明言的情愫。

他郑重收下,对阿月道:“烦请转告欧阳娘子,沉砚谢娘子厚赠,必勤加研习,不敢懈迨。”

阿月离去后,沉砚翻阅着那墨香犹存的文集,心中最后一丝浮躁也沉淀下来。

连着苦读十日。

沉砚自觉经义策论皆有精进,唯独诗赋一项,总觉差了几分火候。

北宋解试首重诗赋,此关不过,万事皆休,如今倒还好,若是等到元丰改制之后,策论的分量将要极大加重,届时如沉砚这般的穿越者,将迎来版本加强。

但可惜的事,现在他是赶不上了,诗赋稍种就多磨砺磨砺诗赋,当然,不管是解试还是明年的礼部试,策论都是他和苏轼、曾巩、章衡之流抗衡的关键。

所以马虎不得。

这日,他难得放下书本,信步来到州桥夜市散心,希冀在市井烟火中查找灵感。

华灯初上,汴河两岸恍如白昼。

摊贩的吆喝声、食肆的锅勺碰撞声、艺人的丝竹说唱声、游人的笑语喧哗声,交织成一曲繁华至极的汴京夜曲。

沉砚负手缓行,目光掠过售卖时新果子的推车、香气四溢的熟食摊、琳琅满目的杂货铺,耳中充斥着各色乡音,身心渐渐从故纸堆的紧绷中舒缓开来。

行至一处灯火通明的旧书摊前,一阵清朗激昂、带着明显蜀地口音的谈笑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只见几位士子打扮的年轻人正围着一个书摊,争论得颇为热烈。

其中一人,年纪虽轻,约莫二十出头,身量颇高,穿着一件略显随意的青布直裰,却掩不住其轩昂气度。

他眉疏目朗,鼻梁高挺,顾盼间神采飞扬,正手持一册旧书,侃侃而谈,声音洪亮,极具感染力:

“……故而,‘云想衣裳花想容’之句,妙在何处?绝非仅因比喻精妙!其神髓在于一‘想’字!非直写其美,而以‘想’字勾连云与衣、花与容,令读者心神摇曳,自生无限遐思!

此太白超逸绝尘之处,非斤于字句雕琢者所能梦见也!我辈作诗,若只知铺陈金玉锦绣、堆砌典故,便如画虎不成反类犬,落了下乘。须得有此灵动的意趣,这般飞腾的想象力才是!”

他言语间手势挥洒,仿佛已将李白那谪仙人的气度学了几分过来。

旁边一位年纪稍长的士子苦笑摇头,接口道:“子瞻兄此论精妙,发人深省!只是此等天授之才,如谪仙临凡,吾等凡夫俗子,怕是学不来也!”

那被称作“子瞻”的青年闻言,非但不恼,反而哈哈大笑,洒脱不羁之气扑面而来:“诶~元长兄此言差矣!天赋灵犀虽不可强求,然‘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自有丘壑。多读多练,揣摩体味,总能窥得几分门径,纵不能至,心向往之,亦能免于流俗嘛!”

他笑声爽朗,引得周围几个路人也侧目观看。

“苏轼?苏子瞻!”沉砚心中剧震,脚步顿时停住。没想到竟在此处,在这熙攘的夜市,提前遇到了这位名垂千古、光芒照耀整个文学史的大文豪!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快穿之大学生她不按套路走 HP:阿兹卡班的优秀毕业生 神雕:七年后方知是武侠 人民的名义之我以阳谋碾压一切 刑侦档案:情迷真相 穿越之:相公你醒了! 封印记忆,踏入轮回 双腿被废?她带动全球修仙复苏! 回到七零有空间宠老公亿点怎么了 隋唐公子,从夺取关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