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洛阳令董昭(1 / 1)

春宵一刻值千金,自不足为外人道。

然而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长久沉溺于温柔之乡?

翌日清晨,曹昂神清气爽地起身,带着初为人妇、眉眼间更添几分娇柔的张晚萤,规规矩矩地拜见了丁夫人,奉上新妇茶。

丁夫人见儿子规规矩矩纳妾,安安稳稳行房,心中大慰,感觉要不了多久就能抱孙子了,便叮嘱了两人几句,便催曹昂去处理正事,自己和晚萤说说话。

果然,家丞曹瑾很快来报:“长公子,宣威侯与贾侍中已在府外等侯,大军已于城北集结,陛下亦摆驾北门,准备为公子践行。”

曹昂神色一凛,知道离别在即。

他转身看向身旁的张晚萤,少女清澈的眼眸中满是不舍与依赖。

他心中微软,握住她的手,温言道:“晚萤,且在家中安心住下,听从母亲安排。待为夫在洛阳安顿妥当,必即刻派人来接你。到时,我带你看一看重建后的洛阳故都。”

这话虽简单,却已是这时代难得的承诺与情意。

张晚萤用力点头,将这份期盼深深藏进心底。

曹昂不再迟疑,快马加鞭赶到城北。

然而,映入眼帘的景象却让他微微一怔。

这哪里是想象中旌旗招展、甲胄鲜明的雄壮之师?

只见黑压压一片人潮,除了约五千手持兵刃、列队尚算整齐的军士外,更多的则是扶老携幼、肩挑手提、牵着牛羊骡马的随军家眷!

熙熙攘攘,人声鼎沸,车马辚辚,竟有几分当年听闻刘皇叔携民渡江时的纷乱与勃勃生机。

【卧槽,这是什么情况?】

那一瞬间,曹昂以为自己来的不是校场,而是菜场!

张绣见曹昂面露诧异,立马上前,带着几分哭笑不得的语气解释道:“贤弟莫怪。这都是按那晚商议的府兵制来的。我已初步将麾下儿郎及其家眷编为十个折冲府。只是……只是这分田四十亩的消息传开,可了不得!”

他指着那些队伍中不少穿着新衣、面带羞涩的女子,“许多尚未娶妻的光棍汉,这些日子简直是急红了眼,四处托人说媒。许都城内外那些快揭不开锅的破落农户,原本哪看得上咱们这些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丘八?如今一听去了洛阳就能分地,立马乐得把女儿嫁了过来,好歹是条活路!”

曹昂闻言,心下恍然。

许昌周边,土地兼并严重,要么掌握在豪强大族手中,要么是官府军屯,真正的自耕农少之又少。

普通百姓要么沦为佃户,仰人鼻息,要么就只能投身行伍。

当他那套“均田授土、府兵安家”的政策张榜公布后,固然引来了许多怀疑的目光,认为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但对于那些已然走投无路、濒临绝境的人来说,这就是黑暗中唯一可能的光亮。

他们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和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的行动力,几乎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未婚的西凉兵丁。

这时,天子仪仗抵达北门,刘协亲自落车,为曹昂践行。

少年皇帝拉着曹昂的手,说了许多勉励的话,从“仰仗爱卿重整河山”到“起居务必珍重”,言辞恳切,关怀备至,引得周围臣民无不感念天恩。

曹昂躬敬拜谢,表示绝不姑负陛下重托。

仪式既毕,曹昂翻身上马,与张绣、贾诩并辔而行,率领着这支特殊的、承载着数万人希望的队伍,向着西北方向的洛阳而去。

时值初夏,天气渐热。

数万人扶老携幼,行进速度自然快不了。

放眼望去,官道之上,人流蜿蜒如长龙,车马、行人、牲畜混杂,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构成了一幅乱世中艰难求存画卷。

上一世,曹昂还觉得十数万百姓扶老携幼追随皇叔,那是多么感人至深的片段,等自己真实经历过,就知道这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百姓艰难,军队也艰难,这若是被人追杀,别说是虎豹骑了,就是五百普通骑兵,就能砍瓜切菜斩下数千人首级。

幸而,有一人深谋远虑,早早准备好一切,此人便是洛阳令董昭。

他早已料到大军迁徙的困难,提前在关键节点设置了许多临时的补给点,囤积了少量但至关重要的粮草,并派人疏导水源,指引道路。

这使得这支庞大的队伍虽偶有颠簸,却始终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断粮或缺水危机,堪称有惊无险。

曹昂一路行来,心情也随着景色的变化而起伏。

离开许都附近,尚可见到阡陌纵横,田中的粟苗已抽穗,泛起青黄之色,一派生机。

然而,过了新郑、故市等地,眼前的景象便陡然一变!

昔日繁华的城邑大多残破,广袤的田野荒草丛生,断壁残垣随处可见,满目疮痍,荒凉得让人心头发紧,扼腕叹息。

直至五月初十,队伍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终点,洛阳。

远远望去,那座曾经煌煌的四百年帝都,如今虽城墙多有残损,但依然能窥见其昔日的雄伟轮廓。

更让曹昂意外的是,洛阳令董昭早已率领属官以及两千馀名兵卒民夫,在城外列队相迎,秩序井然。

曹昂不敢托大,立刻从乘坐的马车中下来,带着贾诩、张绣快步上前。

刚一照面,不等董昭行礼,曹昂便抢先一步,拱手笑道:“有劳董公远迎!此番迁徙,多亏董公运筹惟幄,沿途设置补给,指引道路,方能使数万军民顺利抵达,昂几乎未费心力。董公之能,真如庖丁解牛,游刃有馀啊!”

他这话发自真心。

董昭其人,乃是历史上奉天子以令不臣国策的重要策划者之一,能力超群,且年资颇高,几乎与父亲曹操同辈,曹昂自然持礼甚恭。

董昭须发已见花白,但精神矍铄,眼神锐利,他从容还礼,语气不卑不亢:“明府谬赞了,此乃昭分内之事,不敢言功。”

他侧身引路,一边向曹昂介绍洛阳城目前残存建筑、可用水源、初步清理出的局域等情况,一边说道:“昭已听闻明府欲在洛阳试行‘府兵’新制,所需之初步户籍名册、可垦荒地的大致方位图、以及前期营建所需的物料清单,皆已备好,请明府过目。”

【厉害啊,此人果真是人才,做一步想三步,怪不得曹丕篡汉之后,此人能位列三公!】

曹昂与贾诩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叹。

董昭几乎将所有前期准备工作都做到了一丝不苟,就等着他们来接手施政了。

有如此干吏辅佐,洛阳复兴之大业,无疑打下了第一根坚实的桩基。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被困禁地?弟子替我统御诸天 三国:让你救关羽,没让你灭孙权 山海传说仙界起源 砍柴少年仙缘录 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 非正常武侠:别人练武我修仙 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医女璃之仇 寒窑赋之逆世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