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获得了伏完的好感,曹昂趁势将目光再次投向那些木板和拓片,十分礼貌地问道:“伏公,晚辈冒昧,见您府上这些木板刻字与纸张拓印,似乎别具匠心,不知是在研究何等学问?”
提到这个,伏完脸上焕发出一种别样的神采,他略带感慨地说:“公子慧眼。昔年灵帝时,曾刻熹平石经,囊括《鲁诗》《尚书》等七经,立于太学之前,天下士子莫不前往观摩,车乘千辆,堵塞道路。当时便有人尝试以绢帛捶拓。我观此景,便在想,石经虽好,却固于一地,能观者终究有限。若有一种方法,能将这些经典更便捷地复制、传播,使更多寒门学子,即便身处偏远,亦能有机会研读圣贤之道,岂非善莫大焉?我这些尝试,不过是雕虫小技,聊作探索罢了。”
曹昂一听,肃然起敬!
他原本对伏完懦弱的政治形象颇为鄙视,此刻却见其胸中竟有推广教育,泽被天下的宏大理想,形象瞬间高大起来。
他由衷赞道:“伏公!若真有那么一天,知识典籍能如寻常物什般流通,天下寒士皆可轻易得书而读,您便是这开路之先驱,功在千秋!”
伏完连忙摆手:“公子言重了,老夫愧不敢当,只是尽些绵薄之力罢了。”
三人虽是年龄差距颇大,但因这金石文本、典籍传播的话题,竟越聊越投机,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不知不觉,窗外已是星斗满天,早就过了用夕食的时辰。
伏完这才惊觉,连忙唤下人准备饭食。
曹昂却站起身,笑道:“伏公,荀师,今日与二位畅谈,受益匪浅。若不嫌弃,不如让晚辈下厨,略尽心意,也算感谢二位师长指点之恩?”
“啊?”荀悦和伏完闻言,皆是大吃一惊。这时代,君子远庖厨,士大夫亲自下厨被视为粗鄙贱役,曹昂此举着实惊世骇俗。
曹昂早有准备,朗声道:“二位师长不必惊讶。孔圣有云:‘食、色,性也!’这‘食’乃人之大欲,岂是小事?再者,晚辈身为后学,敬重前辈,亲手奉上餐食,正是一片赤诚,何陋之有?”
他这番引经据典,又把行为拔高到尊师重道和探究人之本性的层面,说得荀悦和伏完内心颇为受用,那点疑虑和矜持顿时消散,反而生出几分好奇,便不再阻拦。
曹昂跟着伏完家的庖厨来到厨房,见有羊肉、有些粗糙的面粉,还有大葱,心里便有了主意。
做羊肉馅饼!
他指挥着庖厨将羊肉细细剁碎,大葱切末,添加经过提纯少了许多苦味的细盐调味。
又将面粉加水和成柔软的面团,擀开包入馅料,再小心地按成饼状,放在鍪上用少量羊油煎烤。
不一会儿,诱人的香气就弥漫开来。待金黄油亮的馅饼端上桌,荀悦和伏完将信将疑地咬下一口,外皮微脆,内里肉馅鲜嫩多汁,混合着葱香和恰到好处的咸味,完全没有平日吃食那股挥之不去的苦涩味!
两人眼睛都亮了,也顾不得仪态,连连下箸。
“鲜美!前所未有之鲜美!”伏完赞不绝口,“子修,这肉馅何以如此滑嫩多汁?这盐……似乎也毫无苦涩?”
曹昂笑着解释:“伏公明鉴。其一在于盐,晚辈将粗盐溶解、过滤,又以草木灰水略作处理,再次沉淀熬煮,得此细盐,故苦涩大减。其二在于面和得要软,锁住肉汁。”
听着曹昂侃侃而谈这制盐、和面的门道,荀悦和伏完再次惊呆了,看着曹昂如同看一个怪物。
【这小子,懂金石,通经义,有急智,这……这下厨庖厨之事竟然也如此精通?还是个全才?!】
这一晚,伏完书房内灯火通明,肉香、墨香与畅谈声交织,气氛融洽无比。
曹昂接近伏完,自然不是真为了探讨那些金石学问。
在他眼里,这三国乱世,争的是地盘、兵马、粮草,是活下去和夺取天下的资本!
金石考古?那不过是太平盛世里文人雅士的消遣,或是像伏完这般,在残酷政治斗争中缺乏魄力与野心之人的精神寄托。
他真正的目标,始终是那个凭借董太后侄儿、牛辅部曲、董贵人父亲这层层裙带关系爬上来,如今在朝中颇为跋扈的董承!
反观伏完,家世清贵无比。
伏氏自西汉起便是以《尚书》传家的经学世家,属于典型的学门世家,东汉以来累世担任侍中、光禄大夫等清要文职,虽非手握重兵的顶级权臣,却始终处于中央内核圈层,代表着儒学正统和士林清议。
可以说,董承和伏完,一个是靠裙带上位的新贵暴发户,一个是底蕴深厚的老牌贵族,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偏偏都成了皇帝刘协的老丈人。
曹昂看准了这一点。
伏完性格是懦弱,但懦弱也意味着顾虑多,容易拿捏。
更重要的是,一旦事情触及他的内核利益,比如他女儿伏皇后的地位和安危,曹昂不信他还能继续当缩头乌龟!
再者,伏完对曹操是惧怕的,可对于董承,如果让他感觉到背后有曹操势力的默许甚至支持,他还需要那么怕董承吗?
这道理,就跟单位里的斗争一样。
一把手和二把手关系不和,但暂时谁也奈何不了谁。
这时候,聪明的一把手就该去扶持其他有潜力的领导,让他去跟二把手斗,这样二把手的矛头自然就不会死死对准自己了。
于是,在后续的几次交往中,曹昂开始不着痕迹地将话题引向伏氏家族。
他言辞恳切,充满敬仰:“伏氏世代清流,家学渊源,尤以《齐诗》传家,海内共仰。皇后娘娘深居宫中,贤德淑慎,母仪天下,更是令我辈敬服。若非如此家风熏陶,焉能至此?”
这番话,说得伏完心里无比舒坦,看曹昂愈发顺眼。
更让伏完感到贴心的是,曹昂每次来访,总不忘带上些亲手制作的小点心,用精致的食盒装着,笑眯眯地说是请伏金吾品鉴新味。
这点心虽不贵重,却胜在心意独特,一次次甜到了伏完的心坎里。
一来二去,两人关系迅速升温。从一开始需要荀悦引荐、门房通传的客套拜访,到后来曹昂几乎可以不经通传直入书房,与伏完一起赏玩新得的碑帖,讨论古今轶事,言笑晏晏,竟有了几分忘年知己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