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一边奋力啃着一根羊肋骨,一边抽空对曹操说道:“爹……唔…你儿子这次能活着回来,是真不容易……爹你是不是……下了屠城的命令?”
曹操闻言一愣,随即面色阴沉地点点头:“不错!刘表、邓济害我儿,此仇不共戴天!凡抵抗者,城破之日,尽屠之!为父这是为你报仇雪恨!”
曹昂把嘴里的肉咽下去,擦了擦油汪汪的嘴,表情有些复杂,顺便吐槽道:“好吗,我没给刘表的人马杀了,倒差点让自己人给砍了。”
他放下骨头,将自己和张绣从黄龙坞出来,沿途看到的景象说了出来。
“我们路上就看到打着咱曹军旗号的兵,那真是见人就杀,见房就烧,见东西就抢!跟土匪流寇没什么两样!爹,你杀那么多人,就算得了穰城、新野这几座空城,又有什么用?制造一片真空无人区吗?刘表在荆州素以‘贤明’着称,颇得人心,咱们这么干,不是逼着荆州百姓跟他一条心抵抗我们吗?还是下令停止这种无畏的屠杀吧!”
曹操眉头紧锁,他何尝不知屠城之弊?
但军令已下,岂能轻易更改?
【朝令夕改,有谁还会服从我的命令?再说,这次进军已经允许士兵劫掠,此刻若是严令禁止,不得炸营?子修妇人之仁的毛病又犯了!】
他沉声道:“子修,你刚回来,不知军中情势。军令如山,岂能朝令夕改?我已明令,遇抵抗方可纵兵劫掠以激励士气,若此时突然严明军纪,将士们会怎么想?势必心生怨怼,适得其反!此事关乎军心士气,非是儿戏!”
“可是爹……”
“够了!”曹操冷哼一声,打断了曹昂的话,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既然平安回来了,就好好吃饭,休养身体。军国大事,为父自有主张,你暂且不要过问了。”
曹昂张了张嘴,看着父亲不容置喙的脸色,知道再说下去也是无用,只得悻悻地闭上了嘴。
看着面前原本香气扑鼻的饭菜,顿时也觉得没那么诱人了,兴致寥寥地拨弄着碗里的米粒。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快步进入厅内,汇报最新战况。
原来,邓济和文聘得知曹操亲率十万大军前来,在放弃宛城后,原本计划固守穰城、新野和樊城,组成防线。
但曹操那“抵抗即屠城”的狠厉命令传开后,邓济和文聘商量了一下,觉得为了一个穰城,让全城军民冒被屠戮的风险不划算,于是决定集中力量保住更为关键的新野和樊城,这两地是襄阳的北面门户,几乎是主动将穰城让了出来。
曹操听到曹洪、乐进兵不血刃拿下穰城,于禁和徐晃也已经顺利包围新野的消息后,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笑容。
他捻着胡须,志得意满地说道:“好!穰城已得,新野被围!传令下去,命于禁、徐晃加紧攻城,我军主力随时策应!一举拿下新野!我军七万之众出动,尚未真正开张,正好拿新野祭旗!待拿下新野,再克樊城,兵锋直指汉水!到那个时候,他刘景升,哼哼,就得跪在襄阳城头,求着老夫别打过江去!”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刘表徨恐求和的场景,心情大为舒畅,举起酒杯,对众人道:“来,诸位,共饮此杯,预祝我军早日攻克新野!”
众人纷纷举杯附和,宴会的气氛似乎又重新热烈起来。
然而,就在曹操沉浸在自己美好的战略憧憬中时,又一名来自许都的信使匆匆入内,带来了尚书令荀彧的紧急书信。
曹操心情颇佳,随手接过帛书,展开一看。
起初只是随意浏览,但看着看着,他的眼睛猛地睁大,脸上的肌肉抽搐了几下,随即,他竟然“噗嗤”一声,忍不住笑了出来,而且笑声越来越大,最后几乎变成了拍案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好!好一个袁公路!你当真是……当真是帮了老夫一个大忙啊!”
众人皆是一愣,不明所以。
只有郭嘉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贾诩垂下的眼皮微微抬起。
曹操将帛书传示众人,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嘲讽和狂喜:
曹操那带着浓浓嘲讽和难以置信的大笑在厅堂内回荡,他扬着手中的帛书,仿佛听到了本年度最荒谬的笑话:
“诸公!你们猜猜,咱们这位四世三公、名门之后的袁公路,在淮南搞出了什么名堂?”他故意顿了顿,环视一圈表情各异的谋士武将,才嗤笑着公布答案。
“他!在寿春登基了!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他娘的,他居然敢自称皇帝了!哈哈哈!仲氏皇帝?他怎不叫个‘肿氏’皇帝?我看他是脑子发肿,利令智昏!”
他拍着大腿,笑得几乎喘不过气,“我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尚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袁术是个什么东西?冢中枯骨,也敢行此僭越之事?真乃滑天下之大稽!”
众人反应不一,有跟着哄笑的,但大多数谋士们的眼神却迅速变得锐利起来。
荀攸首先起身,神色凝重地进言:“丞相,此乃天赐良机!袁术逆天而行,擅自称帝,已成天下公敌!我军如今顿兵南阳,与刘表纠缠,实为不智。应立即班师回朝,奉天子以讨不臣!至于刘表那边,可速修书一封,陈明利害,告知他如今我等共同的敌人乃是篡逆的袁术,而非彼此。两家言和,方为上策。”
曹操闻言,笑声渐止,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中精光闪铄,显然在快速权衡。
他点了点头:“公达所言,正合我意!与刘表这老儿在此地空耗钱粮,确实不如回师讨贼来得名正言顺,利国利己!”
这时,一直看似慵懒的郭嘉也开口了,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洞悉时局的清淅:“丞相,不仅要班师,更要趁此机会,以天子名义,广发讨贼檄文,布告天下!袁术此举,乃是公然撕裂汉室纲常,将自身置于天下诸候的对立面。
无论公孙瓒、吕布、甚至是刘表、孙策,但凡还打着汉臣旗号的,谁敢明目张胆支持他?
我等发布檄文,便是占据了道义制高点,可号召天下共击之!
此乃‘奉天子以令不臣’之策的最佳体现!届时,我军讨伐袁术,不仅名正言顺,更能借此集成力量,削弱周边潜在对手,可谓一举多得!”